“我们该回家了”
“不,琪琪还在玩呢!这不公平!”
“妹妹还小,妈妈要多照顾妹妹!”
“不,那我怎么办?这不公平!”
在孩子从小到大的日子里,我们至少要听到好几次“这不公平”!
但这不算什么坏事。每次关于不公平的抗议都是一个向你的孩子传授宝贵的人生教训的机会。
爸爸妈妈的回应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成年后,如何处理不公正现象的方式。
举个例子:
如果直接跟孩子说:
哪里不公平?你知道什么叫公平?
那孩子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无法控制任何事,于是越来越自卑,自尊水平也越来越低。
可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跟孩子说:
他们竟然这样对你?走!我们一定要讨回公道!
那孩子又很可能成为一个要求过高、自以为是的人。
更健康的方法,是在移情与鼓励之间找到平衡,以回应“那不公平”。
让孩子相信自己:
我有足够的能力来应付失望,我也足够聪明,能找到应付不公正行为的合适的时机。
当然这并不轻松,希望孩子能成为这样的孩子,我们大人首先得问问自己:
*我自己如何看待公平?*
记得有一次早教课。
当时我给所有的小朋友都发了一团橡皮泥,孩子们和在自己妈妈的陪伴下都玩的非常投入。
过了一会儿,看孩子们都玩得很熟练了,我又给孩子们发了一些玩橡皮泥的小工具。
这时,有一对母女又走进了教室,妈妈很抱歉地悄悄跟我说:
“对不起,我们迟到了”。
我轻声地说没关系,又赶紧给她们安排好位置,也给了那个小女孩一团橡皮泥。
小女孩的妈妈看了一下四周,发现别的孩子除了橡皮泥,还有小工具,于是有点不高兴地问我:
“老师,为什么别的孩子都有小工具,我的孩子没有?”
我轻声跟妈妈解释:
因为您宝宝刚来,其他小朋友也是先用小手玩熟练了橡皮泥,才开始使用工具的。等您宝宝熟悉一会儿,我再给她小工具。
这位妈妈知道了原因,立刻释怀了,表示理解。下课后还跟我聊了自己想法:
我之前从来没考虑过,孩子和孩子之间,不一定什么都要一样,也可以不一样,这才是真正的走心、因材施教。
不然,不论孩子来得早还是玩、现在处于什么水平,都给每个孩子完全一样的玩具,看上去是公平了,对孩子来说却未必是好事。
所以,我们自己需要明白,也应该教孩子明白:
*公平不等于平均*
比如家里有两个宝宝。
妹妹还小,妈妈花了更多的时间照顾妹妹的日常生活,相比之下,哥哥却什么都要自己做,于是哥哥觉得“不公平”!
但有一天,哥哥的学校有演出,妈妈要去给哥哥打气,不能去幼儿园接妹妹,于是妹妹也觉得“不公平”!
可是妈妈能怎么办呢?妈妈分身乏术啊!
其实,孩子内心真正要的,并不是父母在时间、物质上的“平均”,而是要一份独特、完整的爱。
孩子真正想确定的是:
父母对我的爱是完整的、完全接纳我的,而不总是“平均的”。
因为平均即意味父母的爱总会被分走一半。
这本来就是有了二宝之后,大宝最大的担心。
为了避免孩子们这种类型的冲突,父母需要做的,是要让每个孩子都意识到:
“我是独特的”。
爸爸妈妈经常对孩子们说:
“你们俩我都一样的爱”。
这没错,但还不够好。
更好的是分别告诉两个宝贝,他们的独特性在哪里,你最欣赏他们的特质在哪里。
比如:
哥哥,你是妈妈独一无二的宝贝,没人和你一样,你很强壮,反应又快……
对小宝则肯定是另外一套语言:
妹妹,你笑起来这么甜,总能这么快乐,有你这样的小宝贝,爸爸妈妈都觉得很幸福啊!
也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当哥哥学校有演出,需要更多帮助,那父母完全可以多分配些时间给哥哥。
当然也要和妹妹说清楚:
妈妈知道你也想妈妈陪,妈妈也想呢,不过哥哥现在面临的事情很重要,等哥哥演出完了,妈妈会好好陪你。
这也是育儿中的“对事不对人”,让暂时被忽视的另外一个孩子感受到:
不是爸妈不爱我,是因为我们要先解决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如果把公平当成了平均,不但不能让两个孩子都感觉到父母对自己独特的完整的爱,还很有可能让父母陷入到焦头烂额的境地,一碗水总也端不平。
因为绝对的平均是不可能做到的,总有某一个人,得吃点亏,让一步,或是感到挫败。
这时候,爸爸妈妈需要:
*规范孩子的挫败感*
如果孩子觉得不公平,我们与其否定他,对他说:
“哪里不公平?”
“你觉得不公平,那你想怎么样?”
不如真实地告诉孩子:
是的,有时候生活确实不公平,你的感觉是对的。
所以,学习如何应对不公平的事情,也是一项生活必备技能。孩子也需要为此做好准备。
孩子的情绪往往高度依赖于外部环境,当他们觉得不公平的时候,一定非常生气、愤怒。
因此爸爸妈妈也需要让孩子明白:
无论外部情况如何,我都可以控制自己的感觉。
我们可以教孩子一些措施,来帮助他舒缓一下,感觉好一些,从不良的情绪里走出来。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如果孩子没做出伤害自己、伤害他人的行为,时间、环境也允许,不妨就让孩子自己发会儿脾气好了,不用过多理睬。
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难过,你想哭就哭一会儿好了。”然后,大可在孩子的视线范围内,去做些自己的事情。
这样做的好处是,孩子完整地经历过“从坏情绪里走出来”的过程。下次他会明白,有坏情绪不可怕,想哭不可怕,过一会儿,我总会好起来的。
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如果在公众场合,为了不妨碍他人或秩序,就不方便让孩子尽情哭哭了,那怎么办呢?
带孩子出门时,可以在自己包里准备一个孩子没见过的、新奇的玩具,以备不时之需。
或者及时和孩子做一个简单的游戏,来暂时缓解悲伤。
比如,孩子一进幼儿园就想哭,我们可以建议孩子:
当你觉得泪水就要涌出来了,就大声从1数到10。
当然,千万不要分散了一下孩子的注意力,就不管了。
接下来的工作更重要:
等孩子数数完,稍微平静一点,我们要帮助孩子说出自己情绪,告诉我们,是什么让他不开心。
比如:
“琪琪不跟我玩了”;
“我没得粉色的杯子”;
然后再问问孩子:
你觉得你现在想做些什么,能让自己感觉舒服一点?
孩子能想到最好,如果孩子想不到,那爸爸妈妈可以提醒孩子那些让他感觉良好的事情,比如:
“上次你和冬冬一起看图画书很开心呢”。
多经历几次这样的情景,多些练习,孩子很快就会开始提出自己的解决方案,不再需要成年人的提示了。
情绪激动的时候,是没法做出理智判断的。
所以当孩子有能力帮助自己平静下来,才有可能如前面提到的那样:
有能力应付失望,同时找到应付“不公正行为”的合适的时机。
孩子也会更有安全感,对自己更加自信。因为他发现:
我自己有能力控制一些事情。
而爸爸妈妈也可以趁机引导孩子:
*专注于自己可以控制的事*
不论是小孩还是成年人,能够清楚地知道自己能控制什么,不能控制什么,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
很多时候,只要能认清这一点,成功的几率都会大很多。
举个例子:
美国心理学家发现,亚洲孩子的学业成绩通常更加成功,他们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来寻找原因。
研究表明,在美国,老师、家长、学生自己都倾向于认为:
一个班里的孩子,能力是有很大差异的,于是把学习成绩归因于稳定的内在因素,比如自己够不够聪明、智商高不高等;
但在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老师、父母、孩子,都会觉得:
一个普通班里的孩子,能力都差不多,于是把学习成绩的好坏归因于暂时的情景因素,比如孩子够不够刻苦,有没有坚持。
美国的心理学家因此认为:
在这一点上,中国教师、父母和学生的归因风格更加恰当。这也是亚洲学生学业相对更加成功的原因之一。
你看,聪明、天赋这些因素,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我们纠结于自己的天赋不够,从而觉得“不公平”,那对于现实没有任何帮助。
然而刻苦、努力、坚持这些因素,都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如果我们专注自己可以控制的事,而不去纠结那些无法控制的事,反而能够一步一步接近目标。
除了学业这种“大事”,生活中很多“小事”也应该如此。
比如我们不能控制天气,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因为下雨天不能去公园,我们可以纠结于“我为什么这么倒霉”,也可以选择在家里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度过一个愉快的下午。
为了更好地做到“不纠结”,爸爸妈妈也需要:
*避免去争论“是否公平”*
举个例子:
儿子:幼儿园里的同学都不和我玩,这不公平!
爸爸:怎么会呢,大家都很喜欢你的。
儿子:不,他们不喜欢,我知道的。
爸爸:(大声)不会的,人家喜欢你的!
儿子:不喜欢!
爸爸:喜欢的!你真的烦死人了!
尽管你不能同意孩子的看法,但一味地跟他说“不是这样的”,也并不会有什么实质性帮助。
所以,与其跟孩子争执“是”或“不是”,不如平心静气地和孩子聊聊他的经历。
例子中那位爸爸与孩子争执的时候,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
孩子“觉得”自己不受欢迎。
如果爸爸能鼓励孩子说出“为什么你觉得小朋友不喜欢你呢?”会更有利于解决问题。
比如,爸爸可以问问儿子:
你真觉得大家不喜欢你吗?你当时一定很难过吧?
如果爸爸这样问了,孩子有了被理解的机会,才更有表达自己的情绪的愿望。能好好表达自己的情绪,好好述说自己的经历,才有机会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是反复纠结“公平不公平”。
*最后,我们来分析一下:*
当孩子抱怨“不公平”的时候,他真正追求的是啥?
“为什么老师让我排第二排?这不公平!”
“为什么哥哥可以吃两块饼干,我只能吃一块?这不公平!”
可事实是因为幼儿园分组轮流,大家都有排第二排的时候;
事实是哥哥年龄大,自然吃得多,哪怕给妹妹两款饼干妹妹也吃不下。
所以如果孩子经常抱怨“不公平”,他们通常不是在追求“公平”,而是在寻求“特殊待遇”。
他们不过是想确定:
我是独特的,父母、老师对我的爱是完整的、而不总是“平均的”。
因此,当孩子们抱怨不公平的时候,如果我们没有适当地解决,那孩子很可能持续抱怨下去。而一个只会抱怨“不公平”的孩子,很难和他人友好相处。
因此,我们一方面应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同时,也把这次抱怨视为帮助孩子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机会。
不纠结、不抱怨、不执拗于不公平的情绪,而是学会应对失望,学会寻找合适的机会,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