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了一篇关于安全感和某些课程(比如数学、作文、体育)存在关联的稿子,没想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这种关联是确实存在的,但不是线性、单向的,不是单纯的因果关系。
说数学好就一定安全感强,或者安全感强的数学就一定好,显然是不成立的。
不管数学还是其他课程,都只是参考指标。
因为,安全感最本质的来源,是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父母的爱。
有些读者很睿智,或许也了解心理学,直接说自己因为童年的问题,导致缺乏安全感,问我怎么办。
说实话,我也很为难,因为这种情况,补救起来,难度相当大,至少比“童年不缺爱”的人难度大得多。
但也不用丧失信心。第一是要理解父母为什么缺爱。
更多的情况,是父母把爱隐藏得很深,或者是因为父母离异之类的问题,导致你对父母的爱产生了误解。
虎毒不食子,即便极其恶毒、冷酷的人,在自己的孩子面前,也会充满爱意。
这不是个人的选择,是自然的选择,或者说是上帝的选择,因为上帝需要人类繁衍下去。
人类需要繁衍,所以人类大脑中天生就有对后代的爱意,其他动物也是;
缺乏这种爱意的动物,都已经被自然界淘汰了。
如果无法理解,隔阂已深,那就从另一个角度做起:直面自己的不安全感。
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过一句话,来源于他的亲身经历:
“人生唯一的安全感,来自于充分体验人生的不安全感。”
你感到不安全,没有关系,只要没有客观上的危险(比如孤身一人半夜外出),那就勇敢地面对它。
我的孩子上初中,有点内向。一次,她因为老师布置的一件事情,要在上自习课的时间,去敲开其他教室的门。
这对她来说,很有难度的。她知道,一旦敲开门,四五十双陌生的眼睛,就会齐刷刷地盯着她,让她不自在。
可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又必须完成。她徘徊了好一阵子,这才鼓足勇气,上前敲门。
后来你猜怎么着?她把这件事,当成故事给我听了,说起来活灵活现。
因为她发现,敲开门,所有的眼睛都注视着你,原来没什么大不了的!
不安全感,也是如此;你充满这种感觉,越是逃避,它就会越强烈。
相反,你勇敢地面对它,敲开那扇门,就会发现,原来它不过如此,没什么了不起。
比如去参加社交、上讲台演讲,等等,都是如此。
第一次,你会有点紧张,甚至十分尴尬,过后都想不起来自己究竟讲了什么,只记得5分钟很快就过去了;
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什么都没讲,说了声“谢谢”就下来了。
——这都没有关系。
就算你嘴角带着米粒上了讲台,恶意地嘲笑你的同学,也只是极个别的。
大多数同学,如果发现你在台上十分尴尬,嘴上还有米粒儿,他们会产生“共情”,就是把自己想象成台上的你,替你尴尬、难过。
这是一种同情的情绪,不是讽刺;
从内心里,他们真心想帮你,希望你下一次变得更好,流畅自如,成为自己崇拜的对象。
的确,如果你演讲失败、交际失败,有些同学会把它当成笑话看。
但多数时候,他们并无恶意,只是发现你已经平静了下来,而自己缺少幽默的素材,只好又把你的故事当成幽默,嘚瑟一下而已。
越是这样,你越需要练习。不是为了提高演讲、交际水平,即便是仅仅从增加安全感的角度来讲,也是如此。
这是一种成长。你会发现,这种成长,充满了风险。
在斯科特·派克眼中,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
“我们一生要经历数以千计乃至百万计的风险,而最大的风险就是成长,也就是走出童年的朦胧和混沌状态,迈向成年的理智与清醒。”
成长的风险,就是不安全感的增强。
但这是一个奇怪的链条:
去面对不安全感,经历多次之后,人会进一步地成长、成熟;而心智成熟的标志,是更强的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