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网导读】出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分离焦虑,诱因各不相同。尤其是0-6岁宝宝,不管你的孩子正经历哪个阶段的分离焦虑,都请好奇地来探秘一下他因“分离”而“焦虑”的内心世界,因为这是你疏解孩子焦虑情绪时必备的一把钥匙!
1岁半的孩子, 既渴望离开妈妈,又害怕离开妈妈,所以看上去特黏人
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1岁半正是孩子容易出现分离焦虑的高峰期,积极一点地想,这表示孩子已经准备着要迈出独立的步伐了!
大部分孩子1岁多学会独立行走,这也是他全方位迈向独立的开始,而同时,也是他一点点远离妈妈的开始。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准备好和妈妈彻底地分离,所以,小人儿对独立有多少渴望,他对分离后回到妈妈身边的渴望就有多少。
另外,16〜20个月的孩子,逐渐掌握了许多新本领:思考、奔跑、自己吃饱饭⋯⋯掌握和练习每一种新本领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挑战和挫折,这极容易引发焦虑感。因此他的心里满是冲突,既想依靠自己完成大小事情,又因为离开妈妈的保护而不安。
那应该怎样疏解孩子的焦虑?宝妈们可以学习一下
1、跟妈妈说再见时
孩子安全感再好,留下来陪伴的成人再称心,与妈妈分别都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对于1岁半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他需要确认,妈妈离开后一定会再回来。
短暂的“再见”游戏。你可以试着通过游戏的方式,解除孩子心里的担心。跟孩子假
装说“再见”,然后藏到沙发后面,在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冒出来让他看见。慢慢地,延长你躲起来的时间,也就是和他分离的时间。当然最后一定是他终于找到了你!
千万不要悄悄溜走。和孩子分别时,你的态度很重要,当你表现出很焦虑、不放心,总是抱着他不撒手时,孩子会误以为和其他人在一起不安全。千万不要偷偷溜走,否则的话,他的潜意识里会埋下一个想法:妈妈可能随时会突然消失。这会导致孩子下次和你分离时更加依恋、焦虑。当你真的要离开时,给孩子一个“预告”:“一会儿妈妈要出门,你和奶奶在家一起玩。”
固定的告别程序。分别时,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会非常有帮助。比如,对孩子说:“妈妈下班后就回来了。妈妈爱你。”然后给孩子一个简短而用心的拥抱就可以了。熟悉的告别程序,会帮助孩子从“妈妈在”安心过渡到“妈妈不在”的状态。
2、参加陌生人聚会时
和一大帮陌生人在一起,很容易让孩子感到焦虑,但因为亲朋好友都是你熟悉的,所以很容易忽略孩子的焦虑感。
下次再带小朋友面对一群陌生人时,请 不要因为面子问题,强推孩子和陌生人互动,或者很“放心”地把他交到陌生人手里。多给他点时间,直到他自愿从你身边走开,和别人互动。不过即使这个时候,你仍然不能离他太远,甚至彻底消失。也许,刚才他还愿意让别人抱着,但过一会儿他就觉得够了,该回妈妈身边了。随时给他准备好可以回来的“安全港湾”。如果这一次,他被勉强和陌生人交往,下一次碰到陌生人时他会更加紧张,熟悉陌生人的时间也会拉得更长。
不要为孩子担心,即使从头到尾他都是绕在你身边的“小害羞”也没关系。你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不是鼓励他变胆大,而是给他提供“安全港湾”,让他知道“我随时可以回来”。
3、每日入睡和醒来时
不管是晚上睡觉还是午睡,孩子一旦发觉自己一个人待着就忍不住不安起来。这几乎是孩子每天都要经历的最常规、最长时间的“分离”了。
妈妈可以在睡觉之前安排一套固定的流程,比如洗澡、唱歌、讲故事、睡觉,这能给孩子暗示:睡觉时间就要到了!提前知道,有助于让孩子放松。你还可以给他最爱的玩具,让他抱着,或者播放有安抚作用的音乐。这样,房间里的静寂不至于让孩子太不安。当孩子自己醒来,并没有哭闹而是安静地待着或者玩玩具时,不要冲过去打扰他。给他一点宝贵的时间,学习独处。一旦感觉到,即使妈妈没在身边,也未必那么可怕,这会增强他自信与独立的能力,同时,这也是为他将来更长时间地和妈妈分离做着准备。
3岁,幼儿园会发生什么事情?妈妈不在身边怎么办?我不要去!
3岁的孩子,开始迈向成长中的另一个里程碑:离开妈妈,开始全新的集体生活!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焦虑几乎是所有孩子的必经之路。成人眼里,只是游戏、吃饭、睡觉而已,但在孩子看来,游戏必须在规定的地方、规定的时间进行,万一和其他小朋友起冲突,没有人可以帮助他,他害怕了也不知道该躲在哪个角落。到了中午是可以吃饭,但“餐具和家里的不一样!我不想吃扁豆,但不敢扔掉!”睡觉也是一样,“床根本不是我的!”还有更可怕的事情:“我为什么要在幼儿园待那么久?妈妈说放学就来接我,可到底什么时候放学?万一她不来怎么办?她会不会不要我了?”
怎样疏解3岁小朋友的焦虑呢?
1、帮孩子尽可能做充分的准备,让他对幼儿园的一切多些了解。
在确定好幼儿园之后,找机会带孩子去幼儿园“溜达溜达”,让他熟悉那里的环境,至少知道他最爱的滑梯在哪里?翘翘板是什么颜色的?哪个墙角有一片野花?如果可以的话,跟幼儿园沟通,允许你们入园参观几次,或者借着上亲子班的机会,让孩子主动探索幼儿园更多的细节:可以在哪儿上厕所?他即将进入的教室长什么样子?教室里的老师漂不漂亮?主动的探索而不是被领着参观时,孩子的约束感不会那么强,也不容易产生一种“在这里我只能听别人的、顺从别人”的感觉。这样,当孩子真正入园时,哪怕一点点的熟悉感,也不会让他有完全失控、陌生的感觉。
2、让孩子准时看到你,见到孩子后切忌“盘问”。
“妈妈会不会不要我了?”是最让孩子纠结的担心。消除这个担心,妈妈除了要按时出现在幼儿园门口,把孩子接走,更长久的心理铺垫是妈妈需要在入园之前很久很久就要着手的一项工作。从孩子出生后开始,他有没有感觉到:“妈妈喜欢我?”“妈妈需要我?”“妈妈无论如何不会丢下我?”孩子对自己在妈妈心中的价值越确定,他越能安心地待在幼儿园等妈妈。除了妈妈平日里点滴的累积,当孩子在幼儿园门口对妈妈表现出不舍时,与其对孩子说“没什么害怕的!”来压制孩子焦虑的情绪,不如对他说“妈妈也有点不舍得,妈妈会想你”来得更让孩子安心。
另外,妈妈会很关心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盘问”并不是一个好办法。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告诉孩子:“妈妈一整天都在想你,妈妈很想把这一天欠下的亲亲抱抱都补足了。”妈妈的喜欢和想念,对孩子是最高奖赏,也是对孩子安全感的最快速补充。孩子想分享快乐的事情,或者倾诉不好的感受,一定会选择在他觉得最舒服、最放松的时候。
3、给孩子专注工作的机会,让他累积自信体验。
“我行不行?”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累积在潜意识里的信息。当孩子从小被放手做各种探索和尝试,当孩子有机会专注完成许多事情,他就会对自己越来越有信心,这种“我能行”的良好感觉,会直接帮助孩子在幼儿园里勇于表达自己,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而不会出现“因为没把握,想做却不敢做”的纠结,而这种纠结正是让孩子在幼儿园里焦虑的重要因素。
6岁,我不要和喜欢的人分开,我就是不让他们走!
这么大的孩子出现强烈的分离焦虑,确实有点出乎常态。除了孩子遭遇过对他刺激特别大的分离事件外,最有可能的诱因是,他对与别人的亲密互动有着极大的渴求,而这种渴求在父母那里没有得到满足。喜欢的伙伴的离开,激发了他内心中很难受的一种感觉:我马上又要一个人了,一个人是很孤单的、无聊的、没有意思的。同时,还有一种不好的感受也可能被激发:我很无助,很无能。我不想让别人走,可是总是阻止不了,我不愿意的事情总是发生。当孩子心里有排解不了的负面感受,甚至他感觉失控时,就会表现出低于原本年龄水平的“不讲理”。
应该怎样疏解6岁孩子的焦虑症?
1、检索成长过程中,是否满足了孩子对联结和亲密感的渴求。
爸爸妈妈要首先回忆一下,孩子还小时,有没有经历过频繁地搬家或者更换亲密养育人?其次,检查一下平常和孩子的互动中,是否很多时间都花在亲密的、没有任何目的的互动上?要警惕把互动的目的总放在让孩子“学点什么”上,这不能满足孩子对联结和亲密感的渴求。
所谓的联结,不带任何目的性。孩子可以敏锐地感觉到“妈妈是为了提高我而和我在一起?”还是“为了和我在一起而随便干点什么都行!”当妈妈和孩子在一起时,总是带着提高孩子的目的,孩子只能感觉到“我很差,所以妈妈总想教我点什么”,这样,联结但不能建立,而且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也会受到负面影响。
2 、通过亲密互动,帮助孩子找回安全感,缓解焦虑。
让孩子重拾与爸爸妈妈的亲密联结。尽量增加与孩子的亲密接触,特别是肢体接触。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不要教任何东西,全心陪伴玩耍就好。言行一致地表达给孩子看:妈妈很喜欢和你在一起,你对妈妈非常重要。即使你有点笨,即使你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你在妈妈心中的价值一点都不会减少。
让孩子感觉“我能行”“我可以说了算”。越是理智型的,喜欢讲道理的妈妈,越容易给孩子造成一种无能的感觉。妈妈的“道理”只能让孩子感觉:我什么都不懂,怎么都做不到让妈妈满意!
除了涉及底线和原则的事情,其他都放手去让孩子体验,并肯定他的进步和收获,增强他的独立性和力量感。但是,独立性和力量感的培养,不能以割裂联结为代价。比如,我们可以训练孩子自己吃饭,但当某一天孩子就是要求你喂饭时,满足一下也未尝不可!不要以锻炼独立性为说辞,断然拒绝孩子。因为这时孩子不仅在试图开始一段亲密互动,同时在测试:我今天就想妈妈喂,就是希望我说了算,看看能不能成功?在无伤大雅的事情上,满足一下孩子的力量感,对他有利无害。
角色置换游戏,让孩子整理分离冲突时的感受。除了加强“亲密感”和“力量感”这样细水长流的工作,给孩子设计一些角色置换的游戏,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理清在分离冲突时的感受。
比如两辆小汽车在一起玩,快要回家的时候,其中一辆小车就是不让对方走。于是他作为一个懂事的大孩子来评判,并给它俩想出解决冲突的办法。当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别人身上时,他的理智完全可以发挥出来,这对他是很好的整理。而不是总在情绪最激烈时,做出本能却错误的反应。这时,妈妈在一旁扮演的角色一定不是趁机大讲道理,而是假扮那辆小车,“蛮不讲理”地不许对方走。
可以的话,妈妈也可以在孩子离开时,扮演弱势角色,死活不放孩子走,不让他出去玩。最后孩子终于可以走了,可妈妈还是“依依惜别”,表现出不舍和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