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01

父母在,全家和气美满,兄弟姐妹相亲相爱。

父母去,全家矛盾重重,兄弟姐妹相恨相杀。

父母在的时候,跟父母去的时候,为什么家庭的变化会那么大呢?因为父母永远都是家庭关系的缓冲者。一切矛盾,都会在父母在堂的时候被压了下来。

有情感研究者认为,父母永远在家庭中扮演着如同“天平”一般的角色,永远平衡着孩子之间的关系。一旦天平失去平衡,那原本和谐的关系就会被打破。

在一个家庭中,他跟大哥有仇怨,但看在父母的面子上,他还是选择原谅大哥,不至于翻脸不认人,把事情摆在台面上。

过了十来年后,父母都离开了,那他绝对会跟大哥“旧事重提”,甚至为了某些事儿而针锋相对,反目成仇。这一切,都很现实。

为什么古人会说“亲兄弟,明算账”呢?因为他们知道,一旦父母归去,哪怕兄弟姐妹再和谐,都会为了一丁点家产而争个你死我活。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02

选择不跟兄弟姐妹往来的人,大多重视“亲情”。

如何才能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呢?那就是保持一定的距离。

人与人之间靠得太近,终究会产生矛盾。人与人之间过分亲密,终究是一场劫难。所有的感情变质,都从距离靠得太近开始。

父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的心中还有一个寄托,也还有一个核心。存在寄托和核心的他们,肯定会重视与兄弟姐妹的感情。

所谓“父母是家庭的感情枢纽”就是这个道理。

当这个感情枢纽消失之后,那兄弟姐妹之间就会出现争斗。如果双方的距离靠得太近,那人与人之间只会产生更大的问题。

为了避免更大的矛盾的出现,我们就只能选择减少往来的频率,只要在逢年过节聚几次就可以了。这,才是保持关系和谐最好的方法。

远离,并不代表了薄情,而代表了我们对亲情的重视。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03

选择不跟兄弟姐妹往来的人,往往不想惹“麻烦”。

有人提出过一个观点,人际关系中的麻烦,都是人为刻意造成的多余结果。

本来这些麻烦不会出现,但我们非要去刻意制造麻烦,那麻烦就会层出不穷。一切的结果,都由我们自己来承担。

比如说你的兄弟姐妹想找你借钱,那你该如何是好呢?当亲情搭配上利益之后,一切都不好说。

你不借给他,别人又会说你不重视亲情。你帮了他,他有可能会忘恩负义,甚至一直拖着你的钱不还。一切,都很现实。

在这样的情况下,你究竟会如何选择呢?

也就这么一句话,惹不起,躲得起。

既然不想沾染麻烦,也不想招惹矛盾,那我们就躲得远远的,最好双方之间少点往来,只需要保持一定的联系就好。

这,往往是当代人的心态。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04

选择不跟兄弟姐妹往来的人,大多受过伤害。

既然不愿意往来,则证明自己受到过某些伤害。而这些伤害,会让人意难平,就连心中最后一丝感情也都被磨灭了。

在人际关系场上,我跟你关系不错,你也没有害过我,那我们之间保持一定的友好关系,那还是可以的。反之,如果你伤害过我,那我们之间就没有必要保持和谐的关系了。

尤其是亲戚,能够少点往来,就需要少点往来。这,并非是感情淡薄的问题,而是我们不愿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了。

有句话说得好,兄弟不共财,姐妹少往来。

兄弟之间尽量不要有共同的财产,不然双方将成为仇人。姐妹之间,只需要在逢年过节聚几次就可以了,其余的时间少往来,避免互相伤害。

了解过人际关系的人都明白,人与人之间聚在一起,不过有三个目的罢了,要不就是为了相互算计,要不就是为了合谋害人,要不就是为了谈感情。仅此而已。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05

选择不跟兄弟姐妹往来的人,大多喜欢安静。

人老了,就崇尚这么两个字——安静。

年少之时,或许我们喜欢过上喧闹的生活,在熙熙攘攘的都市中打拼。这,是属于年轻气盛的追求。

年长之时,或许我们喜欢过上安静的日子,在平平淡淡的小窝中生活。这,是属于成熟朴实的追求。

为什么我们很少跟兄弟姐妹往来,很少跟不必要的人交往呢?

因为我们知道,不存在真感情的人,没必要硬拉着在一起。与其双方都痛苦,不如各自放手,各相安好,至少不会影响原本的关系。

真正爱我们的人,永远相伴在我们的身边。而不爱我们的人,哪怕我们再真情相待,也不会换来好的结果。

要知道,人心换人心,这才是人际关系的本质。倘若做不到,那我们还是过点安静的小日子比较好。也许,平静淡然,才是成熟人生的追求。

文/舒山有鹿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72 字。

转载请注明: 父母走后,选择跟“兄弟姐妹”不再往来,往往是以下4种人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