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轩

中医学的养生、预防医学思想及其成就

由 时爱兰 发布于 健康

养生又称“摄生”,它主要阐述人体要顺应自然规律、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以及病后调理、防病复发,而达到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中医学的养生学说,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体现,通过养精神、畅情志、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方法手段,以使精气充沛,气机条达,气血运行通畅,脏腑功能健运,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其特点是从整体上突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的中心思想,大致分为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未病先防,就是在未病之时,做好预防工作。中医学强调了调摄精神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载:“恬惔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主张“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反对“以酒为浆……起居无节”,说明日常的饮食、起居和劳逸对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在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减少和预防疾病发生方面,《黄帝内经》提出了“广步于庭”,东汉医学家华佗吸收前人“导引”精华,模仿动物的动作创造了“五禽戏”,其后有太极拳、气功等方法,这些手段可促进血脉流通、关节疏利、气血畅通,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而且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康复治疗作用。根据四时气候的不同变化,中医学注重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身体健康。如冬季防寒保暖、夏季防暑降温等。对于反常的气候变化或遇到疫疠流行则需要“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避其毒气”,这对防病治病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对传染病的隔离治疗也很注意,隋开皇初年就开辟了“疠人坊”对麻风病进行隔离治疗,明清医家对疫病的预防明确主张采取隔离措施,对遗传病、职业病的防治也有诸多创见。免疫学方面的思想历史悠久、成果丰富,如《黄帝内经》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观点。东晋葛洪用狂犬脑组织外敷伤口治疗狂犬咬伤,开创免疫法治疗狂犬病的先河,比巴斯德将狂犬疫苗首次用于人体早了大约1600年;宋、明时期,我国最早创制了“人痘接种法”以预防天花,17世纪清代张琰总结的《种痘新书》,先后传到欧亚各国,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是比英国18世纪末发明的牛痘接种法早几百年的先声。宋代沈存中提出浴后衣以火烘,明代李时珍主张病人衣服放于甑上熏,罗世瑶主张将病人衣服置蒸笼蒸,后世民间以艾叶、雄黄、苍术熏烟以消毒防病,以大青叶、贯众、板蓝根预防流感等均有一定作用。在饮食调理方面,中医学认为“药食同源”,以四气五味等中医理论指导,唐代孙思邈指出:“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并指出“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是中华饮食文明的特色组成部分。“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既病防变是指疾病已经发生,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和传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谓:“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生半死也。”中医学早已认识到外邪侵入人体应及早进行治疗。汉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特别重视外感疾病在邪正抗争中的传变规律,如由表及里、由腑及脏、由阳及阴等,示人唯有掌握疾病传变趋向,才能立足于既病防变,治疗得当;对内伤疾病也强调了要重视其传变规律,如“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对肝病实证的治疗,除治肝本身外还要注意调治脾胃,防止肝病传脾,导致脾病。清代叶天士注意到温热病伤及胃阴之后,因病势进一步发展往往耗及肾阴的病变规律,故主张在甘寒养阴方中加入一些咸寒滋肾药,并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的治疗原则。这些体现了既病防变的思想,是中医学强调整体观的斐然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