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里

孩子毕竟是孩子,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这个毋庸置疑,可在家庭教育中,大多数家长管孩子的方式,常常是仅凭一张嘴。

孩子举着手机不放,家长开始唠叨:“一天到晚就知道玩手机,作业写完了吗?”孩子吃饭挑食,家长又开始碎碎念:“你跟青菜有仇啊,什么菜都得吃,不然营养跟不上的!”孩子晚睡,家长又开始念叨:“天天夜猫子,白天不睡,晚上比谁还精神……”

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里

孩子反反复复出现这些行为上的问题,家长反反复复唠叨,但最终,孩子还是那个孩子,家长一开口孩子就开始烦了。

01

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父母爱唠叨,不如不张嘴,为什么呢?

1、父母的唠叨,往往带着坏情绪

父母唠叨时,往往是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满,内心升起不满情绪的时候,从表情到语言,都不是在一个平和的状态,情绪是教育的杀手,亲子之间氛围紧张,说什么孩子也听不进去,反而还会让孩子感到反感。

如果父母总是唠叨个不停,这种发泄坏情绪的方式也会被孩子习得,久而久之,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也会碎碎念,而不是积极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里

2、父母的唠叨,无法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一些行为上的问题在所难免,父母首先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给了孩子不良表率,在纠正自己的同时,帮助孩子一起改善并进步。

比如孩子总是晚睡,家长一味念叨孩子不睡觉有什么用呢,要么在家里制定一个熄灯时间,大家按时睡觉;要么及时提醒孩子按时上床睡觉,睡前可以阅读一些书籍来让自己安静下来;要么跟孩子约法三章,比如按时睡觉就能得到某些奖励等等,只有和孩子一起商讨应对措施,才能让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02

如果你是一个爱唠叨的家长,该如何改变呢?

1、相信孩子,尊重孩子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是可以理解的,家长总要给孩子一个成长的过程吧,相信孩子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尊重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有一个从不好到好的过程,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才会不断内省,不断进步。

2、不强制命令,多讲悄悄话

很多父母在唠叨的时候,多半都是直接下命令,“别玩手机了!”“去写作业去!”孩子不得不中断正在进行的活动,不情愿地被家长安排做其他事。俗话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长自己都不愿意被这样对待,孩子怎么可能接受呢?

如果想对孩子提出某种合理的要求,家长可以试着给孩子说悄悄话,“我觉得你……”“你要不要去……“用类似这样商量的语气,我想孩子一定好好考虑你的建议。

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里

3、就事论事,抓大放小

孩子不听话,父母一上头,就容易开启唐僧模式,碎碎念个没玩,那怨念就如同黄河之水滔滔不绝。试问,孩子要怎么抓重点呢?家长最好就事论事,眼下是什么问题,就跟孩子好好沟通这个问题,不要波及其他有的没的。

另外,家长千万不要逮到孩子身上的大小问题,没完没了的唠叨,没写作业也唠叨,刷牙没够三分钟也唠叨……时间长了,你信不信孩子自动屏蔽你说话的声音?

家长要懂得抓大放小,对重要问题重点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情,就不要反复说教了,找对方法用对方式,说一次就够了。

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里

4、培养孩子自我管理能力

父母不可能守在孩子身边一辈子,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就要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家长要多放手,相信孩子能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孩子只有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自己负责,才能真正长大,而不是父母说一句,孩子往前走一步,亲子之间如果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对孩子来说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能待在孩子身边的时间也就那么十几年而已,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想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习惯,我们在做好自己的同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才能真正让孩子受益。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98 字。

转载请注明: 别让管孩子的决心,只出现在你无休止的唠叨里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