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了大的必须让小的,这是大人粗暴作法!危害不止一点点

前不久,小陈带着女儿回老家,恰好妹妹家的儿子也在。小陈趁周末带着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姐弟俩的关系相处的特别融洽。

可是晚上孩子们跟外公外婆一起吃饭,矛盾就来了。桌上有一盘拔丝红薯,两个孩子都很爱吃。眼见盘子快见底了,弟弟就争起来,想把这道菜据为己有。小陈的女儿也不高兴了,对着弟弟说:“你怎么这么没礼貌啊!”

弟弟还没说话,小陈的爸爸就拿筷子打了一下姐姐的手,说:“你大,要让着弟弟。”

外公的姿势唬人,手上的打一下并不疼,但是却打在了姐姐心上。她抱着妈妈的胳膊哇哇大哭,边哭边说:“弟弟没礼貌,我为什么要让着他?我讨厌弟弟,再也不要和他玩儿了!”

孩了大的必须让小的,这是大人粗暴作法!危害不止一点点

弟弟一听到姐姐的话,也跟着哇哇大哭起来。结果小陈的妈妈仍然在责备姐姐,“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行了,又惹哭一个!至于吗,不就是一盘菜吗?”

爸妈的话也让小陈生气起来,她回想起小时候自己跟妹妹起争执,他们也总是要大的让着小的,尽管她只比妹妹大两岁。

大的必须让着小的,这究竟是什么歪理!

一、尊老爱幼,难道不是中华传统美德?

有不少家庭在处理大让小的纷争时,总是爱把“尊老爱幼”的理念搬出来。

确实,孟子提出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自古以来的传统美德,但是这句话的本意是指:敬重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敬重别人的长辈,抚爱自己的子女,进而推广到抚爱别人的儿女。

“爱幼”说得是呵护下一代,跟哥哥姐姐与弟弟妹妹的年龄差相去甚远。

无论是亲戚家的孩子,还是一家的两个孩子,年龄差大多都在10岁以内。小的是孩子,大的也一样是。这时候不分青红皂白地让大孩子让着小孩子,根本就是大人们在教育过程中图省事的强盗逻辑。

孩了大的必须让小的,这是大人粗暴作法!危害不止一点点

二、强制的“大让小”,对孩子有哪些危害?

1. 大孩子容易自卑和叛逆,小孩子更加无理取闹

家长强制以大让小的理由往往是“大孩子应该更懂事,小孩子不懂事很正常,所以大的应该迁就小的,甚至没有对错之分”。这种理由背后的逻辑其实是:强者必须让着弱者。

试想一下,如果大人自己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遇到了倚老卖老、强迫年轻人让座的老人,你会是什么心情?

委屈、愤怒?

那对于大孩子来说,他内心的感觉也是基本一样的。甚至因为孩子的年龄更小,涉世未深,这更会影响到他们对于社会公平的体验和个人价值观的培养。

对于大孩子来说,他要么就会因为感受到父母不公平的爱而感到自卑,或者会因为长期被轻视而叛逆。而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因为长期有大人做保护伞,孩子就容易越来越无理取闹,永远是一个难以长大的孩子。

2. 破坏父母与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情感链接

美国教育专家希瑟·舒梅克曾表示:“按照大人要求进行分享,会中断游戏,削弱亲子信任,并导致虚假的慷慨。”

父母强迫大孩子让小孩子的过程,表面上看是暂时解决了纷争,实际上却破坏了和谐的家庭关系。

孩了大的必须让小的,这是大人粗暴作法!危害不止一点点

大孩子把袒护弟弟妹妹的家长和小孩子一起,视为敌对的一方。小孩子也未必领情,尽管有成人袒护,但是自己却被同龄的玩伴抛弃了。

3. 孩子难以养成独立的性格,长大后不善长社交

对于大孩子来说,长期违背自己的内心意愿,就会自觉存在感低,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而年龄较小的孩子会认为:我小我有理,我弱我有理,所有人都得让着我,最后容易变成社会上人见人讨厌的“巨婴”。

无论是讨好型人格还是巨婴,最后两个(甚至多个)孩子都不容易养成独立的人格,要么物质上过于依赖别人,要么情感上容易空虚,总是要依附于别人。

性格不独立的最终影响就是孩子长大之后难以真正融入社会,难以与他人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当孩子出现矛盾,家长应该怎么调和?

作为家长,教育一定是要“领先”的。

比方说,平时多告诉大孩子,小宝年纪太小,请他/她多担待,但是孩子的付出,做家长的都会看在眼里。等小宝懂事一点后,家长也要教育小宝,“你要听哥哥/姐姐的话”,引导两个孩子相亲相爱。

孩了大的必须让小的,这是大人粗暴作法!危害不止一点点

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完全不能理解规矩时,家长应该更加照顾大孩子的情绪。因为这时候小宝是比较野蛮的一方,也是更容易受伤害的一方,成人不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进一步激发矛盾。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23 字。

转载请注明: 孩了大的必须让小的,这是大人粗暴作法!危害不止一点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