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家扎克说:父母是子女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值得信任的人。
有信任才会有沟通。而孩子信任父母,是孩子愿意跟父母沟通的基础,父母与孩子的顺畅沟通,却是解决亲子问题的最好办法。
而孩子的哪些表现,表明孩子是信任父母的?
一、孩子遇到事情,先告诉父母。
在童话大王郑渊洁的《智齿》中,有这样的一件事:
女孩梁新被同学合伙栽赃陷害,被冤枉偷同学钱包。老师把她带去办公室后,她第一时间说:“我要给我父母打电话”。
老师听到这话时,心里一愣,因为一般学生遇到这种事,最怕老师找家长告状。没想到梁新却主动提出通知父母。
复旦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孙时进说,有压力,人的基本反应是寻找合理的解决方法,这需要表达和沟通。孩子可以倾诉的第一对象就是父母。
可在生活中,很多孩子在被同学欺负都不告诉父母,或者遇到困难,也憋着不对父母说,为什么呢?
当孩子在外面跟别人发生了矛盾,脸也被抓破了,孩子回来跟父母诉说自己的委屈,这时,父母是什么态度?有很多父母不但不安慰孩子,反而还责怪孩子在外面惹事。
你如果是这个孩子,再遇到事情,你还会向父母说,去自找被骂吗?答案是你肯定不会。
“亲子之间的根本问题,很多时候是大人忽略了孩子的感受。
心理研究表明,当孩子的感受被父母忽略或者否定时,他就会产生困惑或者愤怒的情绪,孩子在这些消极情绪的驱使下,会选择不再信任别人,回避交流。
父母应该怎么做?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一书中写到:
如果我们倾听我们的孩子的专注程度和认真态度,就像听一个伟大的演讲家演讲一样,我们就等于赠予了孩子一件珍贵的礼物。倾听孩子的心声,重视孩子的意见,会让你在与孩子进行有效交流的过程中如鱼得水、顺畅自如。
因此,父母倾听孩子,让孩子知道父母是理解自己的人,从而会信任父母。
二、在父母面前流露真实情绪。
每个人都有情绪,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能在父母面前表现出自己的真实情绪,尤其是愤怒、沮丧、失望负面情绪时,说明是信任父母的,他知道即使自己情绪再不好,父母也不会责备自己,父母也会接纳自己情绪。因而,孩子可以任意地在父母面前流露出情绪。
就如:孩子受了伤,有的孩子即使再痛,他会忍住不哭,而有安全感的孩子会哭出来。哭是是一种信任,哭的孩子心里知道,只要一哭,爸爸妈妈就会过来呵护他,父母的这种爱会减少孩子心理疼痛和不安。
而有的孩子在父母面前,总是压抑着自己的真实情绪,不高兴、伤心、愤怒也不敢表露出来。因为孩子知道如果表现出来,有可能得到的是父母的讥讽和嘲笑。
三、孩子愿意跟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当孩子信任父母,愿意跟父母随时分享自己的想法,说明父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是亲密的。
而在生活中,有些父母对孩子要求严厉,只要孩子跟他说的想法,他认为不对或不好,就立刻打断孩子的话,并且教训起孩子。这样,孩子会离父母越来越远,从此以后对父母关上心门。
有一项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只有38%的家长能够经常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并且具有比较多的语言交流。能够经常和父母谈心和沟通的孩子,心理大都比较健康,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比较理想。相反,缺少和父母交流的孩子,学习成绩就比较差,也比较容易出现心理上的疾病。
刘墉在《刘墉谈亲子关系与沟通》书中写到:在一段和谐的亲子关系中,父母的话,孩子乐于听;孩子的话,父母懂得听。
儿童心理研究者认为,孩子更需要被倾听。对父母来说,站在孩子的角度倾听他们的烦恼,想法和感知他们的心情,是亲子沟通的关键。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样听孩子才肯说》一书中讲到:
如果家长能真正倾听孩子的叙述,孩子就能容易地表达他们面临的困境。有时间,孩子需要的是我们能与他们产生共情。
保持亲子关系的沟通顺畅,父母才能了解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孩子,才能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父母跟孩子保持畅通,最关键的问题是孩子对你的信任。
父母在生活中,一点一滴的爱的表示,都能换来孩子深切的信任。父母绝不要在“心灵层面”伤害孩子,而要时时向他们证明父母的关爱之心,就会营造出信任的氛围,最后赢得孩子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