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时起,“自榨油”又开始出现在人们生活当中。
尤其很多老人偏偏喜欢吃“自榨油”,他们会从给自家种,又或者从市场上购买的花生、大豆、茶籽油等原料,拿去榨油作坊里压榨。
他们认为自榨油就是香,与超市买的工业生产就是不一样。
的确比起超市销售的精炼油对比,自榨油在风味和口感的确略胜一筹,但问题是自榨油却真的健康吗?
自榨油,小心生出“黄曲霉素”!
由于植物油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比较容易氧化且变质,
最关键这种现象还会持续发生,极有可能在肉眼尚未及时辨别,又或者食用油口感发生变化后,就已经超出了国家标准范围。
这也就说明,“自榨油”若没有及时保存妥当,稍微不注意就会引发变质,成为不合格的“变质油”。
自榨油并不进行精炼,很大可能会引发黄曲霉素
而自榨油所用的原料,无论是花生、大豆还是油菜籽,都可能会感染黄曲霉素毒素。而在精炼过程中,大部分黄曲霉素都会祛除,从而不容易出现黄曲霉素超标。
而自榨油原材料使用的花生、谷物无法保证安全,没有严格的筛选标准,很可能包含一部分变质材料,榨出来的油黄曲霉素就很有可能超标。
一般“自榨油”作坊没有自己的检测手段,即使超标无法被检测出来。
食用油压榨前需要将材料翻炒,熟了之后进行压榨,由于纯手工操作温度难以把控,在压榨的过程中会出现多环芳烃超标,其中存在另一种致癌物——苯并芘,危害也十分巨大。
黄曲霉素是什么?
黄曲霉素属于一种剧毒的致癌物,这是黄曲霉菌日常活动产生的物质,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苯并芘的4000倍,因此是目前已知最强致癌物之一。
最关键,寻常烹饪难以祛除黄曲霉素的毒性,即使做饭时一百多度滚烫的油,也无法对毒性造成影响,研究表明:要想将黄曲霉素灭活,至少需要280度以上的高温。
如何安全地食用自榨油?
若真的为了追求口感,那建议大家不要购买现成的自榨油,原材料一定要自行准备,防止作坊主很可能以次充好,用变质材料。
同时还需控制压榨的数量,不能一次榨很多,由于自榨油杂质较多难以存放,一次榨两周以内的用量就好。
储存时用干净、密闭的容器,且放置在常温阴凉处。要是油的颜色、气味等有所变化,出现异常,一定要果断倒掉。
比起自榨油,精炼油更安全
有人担心油在精炼过程中会产生反式脂肪,长时间高温处理的确会促使一部分不饱和脂肪转化为反式脂肪,但在合理精炼工艺中,这种转化率其实很低。
根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与交流中心的调查数据分析:目前我国国内市场的植物油反式脂肪含量都在1%以下。
再加上每日所摄入植物油的量,这种含量的反式脂肪并不会带来较大的健康隐患。
自榨油虽然香,但也有不少健康风险
当然,植物油本身有维生素E和植物甾醇等陈成分,在精炼过程中会被去除一部分,自榨油是有这方面的优势。
不过自榨油可以自己一粒粒去筛选去除长霉的原料,减少黄曲霉素污染的可能。
但问题是,一方面耗时耗力,另一方面有些原料看上去好好的,但实际上可能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
精炼所损失的营养,咱们可以从其他食物获取,但自榨油带来的苯并芘、黄曲霉素、粗油冒烟所带来危害,实则根本无法消除。
所以再小的风险,只要能避免,咱们真的实在没有必要去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