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老人们经常说起这样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攀比”,对于很多富有攀比心理的父母来说,孩子便成为了他们的“攀比工具”。
比如让孩子拼才艺、背唐诗、比学习成绩......
总有部分家长努力地想要证明自己的孩子就是比别人假的优秀,不然的话他们就会十分焦虑,然后逼迫自己的孩子努力学习,加强技能,直到超过其他孩子为止。
虽然很多家长都对这种明里暗里的较劲、攀比,特别的嗤之以鼻,但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位家长多多少少都曾经在宝宝两岁之前,把他们拿来和别人作比较:
我家宝宝还没长几颗牙呢,人家的宝宝都能咬东西了;我家宝宝怎么还是只会往外蹦出一两个字,人家孩子都会说好多词语了;都快一岁半了还没学会走路,我家孩子是不是没其他孩子智商高......
在宝宝一两岁的这个阶段,家长们都盼望孩子赶快长大,能说会道、蹦蹦跳跳的,这份心情我们都能理解。
但是过多的同龄宝宝作比较,甚至有的家长还会因此而较劲、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这样只会让父母自身陷入焦虑的死胡同,很难走出来。
科学认识孩子的生长发育,不要走入误区
很多家长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误解,例如:早走路的孩子智商更高;;1岁了还不会走,是孩子营养没跟上,发育有问题......
今天在这里,就要严肃认真的告诉大家,这些说法纯属瞎扯!
首先,我们抛开个别病理因素导致发育不良的孩子不谈,其实孩子早走路和晚走路都是正常的,没有什么可比性。
因为每个孩子的体质都是不同的,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娃10个月就能晃晃悠悠往前走了,有的到17个月了还是出门就抱住大腿不敢撒手。
大部分的时候,影响孩子学会走路时间早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1、宝宝的体格
结实强壮的宝宝们一般会比较早地学会走路,但一些相对胖、肉呼呼的宝宝们,他们会稍微晚一点才能独立行走。
因为他们身上的肉肉松松的,所以需要更多的力气支撑他们独自站起来,并向前走。
2、宝宝的腿型
有时候,腿偏短、偏壮的宝宝们。会比腿生的细长的宝宝们先学会走路。因为“小壮腿”能够更好地帮宝宝们保持平衡,更快的适应独自站立和行走。
3、宝宝的性格
有的宝宝天生胆大、好奇心强、探索欲强、爱冒险,他们应该一直都是处在到处乱爬的状态下,所以他们会更快地学会走路。
那对于胆小、谨慎的宝宝们来说,他们学会走路就没有那么快了。
记得妈妈曾经很我说过,以前小区里有个比我小几个月的女宝宝,当她还只有五个月大的时候,她就会顺着妈妈抱着他的手臂向上爬,特别好动,所以她很早就能在地上跑了。
可我是个胆小的孩子,都一岁了还天天要人抱着,从来都没有自己走过路。
有一天,妈妈在和外婆闲聊,一下子没有拉住我的手,我竟然向前走了几步,然后停下来,又向前走了几步,从那之后我就也是个会走路的宝宝了呢!、
4、宝宝的基因遗传
可能有的父母自己小时候就很晚才学会走路,从而遗传到了自己抱抱这里,所以建议父母们,还是先去找自己的爸爸妈妈,倒腾倒腾自己小时候的那些事儿吧!
从以上几点看出,宝宝学会走路都是迟早的事,父母们不必过度焦虑,更不必将宝宝和别人家早早学会走路的宝宝作比较了。
到底宝宝走路有多迟,才需要去看医生?
可是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都能下地了,家长们不着急也不可能,那么宝宝学会走路的最晚时间线是什么时候呢?
我们参考人类大运动发展里程碑数据来看,9~15个月的宝宝,会逐步学会扶走,可他们独立走路的时机,还是会受到外部环境、情境,和内部性格因素的影响,仍然具有随机性。
少数孩子在15个月之后才会独立行走,如果宝宝到18个月了还不会走路,可能就会需要让医生做做检查了。
不盲目攀比,是为人父母最宝贵的教养
我们经常说,有教养的孩子讨人喜欢,那今天我要说,“有教养”的父母也讨人喜欢。
不盲目攀比,就是当代父母最稀缺的教养了。
每一个孩子都是泥土中一粒粒单独的“种子”,他们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时机,破土发芽,沐浴阳光,希望我们的家长不要把他们当做自己的“攀比工具”,让他们自由地野蛮生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