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和冬至,是一年中的两个拐点。
夏至,标志着阳气达到鼎盛,阴气来复,气温还在持续升高,而阴气已经在暗中滋长。
阴阳激荡,气候变化剧烈,也容易形成强对流天气。
在这样的条件下,半夏开始了它新一轮的生长周期。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
二候蝉始鸣;
三候半夏生。
半夏的性格也确实是善恶参半,阴阳参半。
有一次到郊区的一座山里玩,无意间发现很多野生的半夏,当时已经是农历八月了,也快到了半夏采收的时节。
我小心翼翼采挖了一棵,掰开它的块茎用舌尖尝了尝,量很小,并没有太大的感觉。
同行的人吓得不轻,让我赶紧漱口,毕竟生半夏是有毒的。
【尝药危险,切勿模仿】
半夏的“双重人格”在这里就表现出来:
一则,它有毒;
二则,它又是治病救命的良药。
半夏都是长在山的阴面,喜欢长在潮湿的土壤中,喜欢长在林荫下。
它的叶片肥厚滋润,新鲜的生半夏也富含汁液。
从它的生长环境和外观形态,我们很难把它跟“辛燥化痰”联系在一起,更会觉得它是一味养阴的药。
一味阳药居然长得如此阴柔!
果然,人不可貌相,药亦不可貌相,尤其是一些特殊本领的药。
我们看一些中医古籍里,有的说半夏“体滑质燥”,有的说它“辛滑降痰”,甚至有说它“体阴而用阳”。
确实如此!
体滑质燥,就是体与用的关系。
体滑,意在说它本身具有润的特点;
质燥,质,性质,针对药性言,从功能上看,它有燥湿的特点。
那么,半夏什么时候润,什么时候燥呢?
半夏辛燥之性毫无争议,我们在用半夏时,如果有典型的阴虚,甚至出现阴虚便秘时,又或者是血症、汗证等情况下,肯定是慎用半夏的。
然而!
朱丹溪说:二陈汤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
成聊摄谓:半夏辛而散,行水气而润肾燥;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半硫丸治老年阳虚便秘。
当然,这些话背后都是有特定的提前条件的。
就拿半硫丸来说,这个方子就两味药:半夏、硫磺。
这里就是取半夏辛润通降的性质,往往用于阳虚寒邪里结,大便解不出来,甚至腹痛。
这个方子的作用不可替代,但不宜久用,甚至在用完之后,还要用沙参、麦冬等来养阴。
半夏的“双重人格”再一次体现。
半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沟通阴阳,它“体润”的一面能与阴湿同气相求,所以它能深入阴湿之地并发挥它阳性的作用,可谓红黑两道通吃。
如果说疾病是敌方,药物是我方,半夏很大一定程度是其中的使臣。
就拿【小柴胡汤】来说,黄芩主里,柴胡主表,然而和解少阳,不能没有这个半夏;
再说【温经汤】:吴茱萸、当归、川芎、芍药、人参、桂枝、阿胶、生姜、丹皮、麦冬、半夏、甘草。
意在温经养血,半夏在这里似乎有点格格不入,有人解释说半夏辛开散结,总觉得有点牵强。
其实,半夏在这里作用就是沟通阴阳、调平寒热,对于这个方子也是画龙点睛;
再看【半夏秫米汤】:半夏、秫米。
这是一个治疗失眠的方子,很古老了,出自于《灵枢》。
王子接对这个方子解释说:
升以半夏,从阳分通卫泄邪,降以秫米,入阴分通营补虚,阴阳通,卧立至。
秫米有糯性,能养营,可以补虚,在古代饮食来源不充足的情况下,秫米在其中的作用就尤为显著。
今天我们饱食终日,仍然可以取半夏沟通阴阳之意,用于很多失眠。
半夏可谓最常用的中药之一了,这里我们可以管窥它性格的一面。
学习前人的方子,我们不妨带着这种思维去探索,并在生活中观察,在临床中体悟,大自然会把很多奥秘慢慢透露给那些爱观察、爱思考的人。
我是中医老刘,专著中医科普
记得点赞 转发 关注!
健康问题可评论留言,尽量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