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车田的山岭上让无人机飞出去看看,那个在大山里隐藏了四百年的村庄被逮了个正着。问车田的老百姓说那个地方叫矮子沟。
我们探寻而去,这矮子沟在偏柏乡两河村近车田边界的一个山堡上。五十多户的罗姓村落,隐居在一片古树林子之中,传说四百年前湖南迁来,经过几十代的繁衍而成今天的规模。全寨没有一栋水泥房子,也不存在瓦房垮塌的现场。二十多栋房子,只有两栋完全关门闭户,但屋前屋后也不零乱荒废。其他各家皆有鸡狗。用烂背篓做成的鸡窝里普遍有几个还未捡走的鸡蛋。我问村民彭芳有鸡蛋卖没有?她随手从厂厂的吊背里取出一个木升子,全是鸡蛋,她一五一十数完,只有三十八个!
没有被损坏的全木寨子确实少见,象这样普遍有人居住的村庄更是不多。这个村庄为何叫矮子沟,村民们都不知道来历。一条从山脚进村的坑洼土路是村民们每家集资并自投劳动力修的(现在正在硬化过程中)。我想没有水泥砖进寨子,与这交通不便有功。村民则说,我们穷得很,没钱做房子。我全部了解后,实际情况是一些人家已在偏柏政府所在地及进两河的公路沿线修了新房。我倒觉得这并非好信号,也就是这本寨的瓦房不久的将来可能要撒或烂掉,亦或公路一通,村庄的人明确告诉我,他们就要修新房子。我告诉他们,全部都是木房子的村庄已经不多了,是宝贝。刚割牛草回来的村民顺便答一句,这 旮旯头,送人都不要,还宝贝!
村民们聚集,狗们在后跟着,大量的鸡们就散开,古树发出新叶,遮挡了一些屋瓦,支撑着三五个鸟窝。有三姊妹一家的,父母都外出打工了,姐姐读初一,约十二三岁,把一个院子整得干干净净,坝子晒着红铺盖,两个黑狗,一个躺着,一个走着,我新到,它们就懒洋洋地象征性地叫了两声音。我对着红铺盖模仿当年别人那张获大奖的类似角度拍照,那张没有狗,我这有狗有孩子,确实弥漫着浓浓的乡愁。
罗云华71岁,眼见公路在硬化,就买了一辆老人车停在村口。他一边和我摆谈,一边用夹钳把螺丝一会松开,一会拧紧,看得出他对这稀物的喜欢程度。村民们对未来生活充满阳光,他们不知从哪里找来很多桂花树秧秧,在已经硬化的公路部分,已经栽成了"行道树"。你可遥想,三、五十年之后这公路的景色。更让人感动的是,村中一个叫罗云安的杰出木匠,和组长共同组织村民在村边的路边山岭修了寨门,长廊和亭子,这是村庄的新形象,更是木匠的传世之作。这寨门,不花哨,不生硬,虽然木料是新的,但和村庄遥相呼应,非常应景。我想,既然你们有这般心思,这寨子将来可能是保存得下来的。
村民说我是第一个走进矮子沟的外人(乡里干部除外),这是对我最大的奖励,也藏了更深的意思,村庄200多人,基本没有在单位工作的,但是现在已经有了大学生,我遇见的时候正在家中上网课,阳光而充满朝气。
村庄全景及正在硬化的公路
买老年车的罗云华
村庄的黑狗
村庄的寨门、长廊和亭子
劳作的老人
我从历史的偏旁进入
然后向堂屋走去
村庄、铺盖和狗
割牛草回来
情深深,雨蒙蒙
孩子今朝有车骑,忆我当年骑木马
尚在使用的猪圈
洗头的女人
抓拍一张
午餐
堂屋
还在使用的粮仓
新栽的行道树
古井之一
爷孙两
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
钱袋子、花帕子
旧葫芦、新风景
鸡窝遍地
刀夹子
鸟窝与黑瓦
村庄一角
吊脚楼
山水清音:
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重庆市诗词学会会员,酉阳作家协会会员。有作品散见于《中国摄影报》、《中国楹联报》、《中华辞赋》、《重庆文学》、《四川日报》、《重庆日报》、《贵州日报》、《诗歌报》、《重庆晨报》、《酉水》、《武陵都市报》、《酉阳报》、新华网、人民网等。
大家都在看
酉阳这个隐世田园,蕴藏着“向往的生活”五一可以去玩吗?可以参加婚宴吗?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