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时归去,做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读中国古代史,人们的注意力往往被开国君主、治世能臣、乱世名将所吸引。但历史的璀璨画卷中还有另一群"非主流"。
如果说历史展现的形式真是一副画卷的话,那大部分是严谨的工笔,而他们更像是一副泼墨写意,放浪形骸却气韵深远,肆意挥洒却身心自由,这就是古代文明的特产——隐士群体。
但这些"非主流"在历史中创造优秀的诗篇、画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人的思想与老庄儒学融为一道,同为中华历史长河中奔腾涌动的一波涛,这些人的作品与策论典集共为经典,同为华夏艺术之巅上的一座座丰碑。
一、隐士的定义与来源
中国古代的"士"指的是知识分子,"士"的志向在官场,在修身齐家平天下,在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在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事开太平。"隐士"首先是士,继往圣之绝学,可为天地立心,但绝不为万事开太平。说白了就是有本事,能做事但是不做事,隐而不仕称之为隐士。
一个自诩清高、才情孤绝的人在古代如果不做帝王的臣子,是没有其他的事业来承载他满腔报复的,无论乱世还是盛世,只剩下做"隐士"一条路了。但是隐士不做官,可以做诗人,可以做画家,可以做书法家,一样会流芳百世、万古长青,一样会在历史上留下这一群体浓墨重彩的一笔。
"隐士"孤高清傲,知书达理,却视富贵如浮云。但隐士文化不同于佛教悲天悯人的消极思想,也与西方的功利主义截然相反。中国古代隐士的人生不能说是积极,但一定是乐观的。乐山乐水乐友人之谊,好书好酒好诗画之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采菊之美及暗香之美交相辉映出中国古代隐士文化之美,隐逸生活之美。有才学的人隐居,或因为官场黑暗、或因为乱世避祸、或因为个人情怀,不求名、不求利、不求官,只求内心的宁静淡泊。
古人推崇隐逸文化的传统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华夏文明的缔造者和中华文化的开创者黄帝,其治国理政及修身齐家的本领就来自于一位世外隐士高人——广成子。传说广成子传给黄帝肉身长生不老之术和冶世长治久安之法。自此,尊崇隐士的文化传统得以确立,士人隐逸的思想得以弥散开来,像历史画卷中的一副泼墨写意挥之不去,像岁月洪流后面飘散的影子,在每一个关键时期都悄然声息的修正和渲染着中华文明画卷的成色及进程。
后来到了魏晋时期,由于政局混乱、社会板荡,许多朝代立朝都不超过半个世纪,每一个朝代的建立都是用前朝高官贵戚的血染成的,荣华富华转眼烟消云散,许多仁人志士也是玉碎陨落。"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帝王之位尚且不稳,出仕为官就更不稳定了,可能今天还是高官显贵,明天就沦为阶下囚,案中肉。
因此,面对血腥动荡,战乱频繁的现实,知识分子阶层更是敏锐的感觉到了时代的忧伤以及生命的可贵。在生死存亡中挣扎,在人生苦短中感叹,同时也让"隐逸归去"的隐士文化达到了历史上的巅峰。
魏晋之后隐士产生了许多流派及方式,元宋之前隐士大多隐于野,宋代之后逐渐隐于市,明清时期隐士一心向学,其中均鲜有过问政治者。
二、隐士流派和方式
历朝历代均有著名的隐士,其实因为也分很多派别,很多方式,归纳起来大概有以下几种:
隐于野:隐逸于高山之上、森林湖畔、乡野阡陌之间。例如商周时期的伯夷与叔齐,因为灭国之恨,坚决退隐山林,即便到食不果腹,也不吃敌国产的一粒粮食。此番忠心、日月可鉴,实唯为中华民族"讲大义、讲气节"的代表。隋朝末年的伟大思想家及诗人陶渊明,厌倦了当时朝堂的肮脏及黑暗,毅然辞官而去,至此彻底归隐田园,饮酒写诗、怡然陶醉,开创"田园诗"流派之先河,其诗作流芳千古,其思想对后世隐逸学派影响极深。归隐山林阡陌中历代都有,宋代以后数量才逐渐下降,后多为隐于庙堂和市井巷陌之中。
隐于朝:虽说隐士"隐而不仕",但也有身在官场,向隐退却身不由己之人。身在朝堂,但心已隐,只唯身不由己、难以脱身,所以尽量不过问政事,尽量远离权利倾轧的漩涡,尽量守住自己心中的精神田园。最典型了例子就是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本是官身,但是随着官场资历的增长见多了官场的虚伪和狡诈,内心中的害怕让他退却,但是一旦脱了这身官衣彻底隐居的话,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不体面生活将为其不远。无奈只能做个闲散官员,吟诗写作为乐,过上了精神上隐居的生活。
隐于市:元宋以后,南洋吕颂的舶来品海外贸易大发展,以瓷器、茶叶等手工业产品的大量出口、金辽等邻国的边境繁荣贸易促生了一大批在当时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城市。开封、洛阳、杭州等地社会发展迅速,使很多以前隐于山野的隐士逐渐喜欢在繁华的市井中落脚。或是放弃仕途从商、或是不走文路冶学、或是流连于勾栏画舫之间莺莺燕燕。例如元代关汉卿隐逸于梨园之中,以自己的作品抒发情感,终成元曲之巨擎。宋朝著名的词人林逋,结庐于西湖之畔,两任皇帝均请他出庐入仕,均一一谢绝。清朝的扬州八怪,隐于当时物质丰饶的经济中心、商业枢纽扬州,游离于政治范围之外,写诗卖画,放浪不羁,怡然自得。其中石涛的是前朝皇室后裔,为避当朝追杀之祸,隐形藏名、遁入空门。有的是不喜官场风气,挂冠而去,如著名画家郑板桥。他们暮年都以书画为生,品格高洁,虽活于闹市,但决不失于隐逸文化的真精髓。
学隐:所说的学隐,就是不求功名,一心只想做学问的隐逸方式。可以说是隐士文化中对华夏传统文化传承奉献最大的隐逸方式。这种方式历代大儒都尝试过,特别以明清之后居多。例如明代王明阳、清代顾炎武、甚至近代的陈寅格等。
在隐逸方式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从早期的穴居风餐,到中期的湖畔结庐,再到后来的大隐隐于世。隐逸的重心从"形隐"逐渐向"心隐"倾斜。甚至还有"中隐"的概念,就是做个清闲的散官,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既可以体验市井世俗的烟火,又可以享受隐逸的乐趣,这种生活方式逐渐对中国的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隐士艺术的发展和作品
"隐士文化"在历史上最出彩的地方,就在于伴随这种生活方式所产生出的那些伟大的画作、诗篇和书法。可以说生死、情怀、隐逸及思念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四大主题",而"归隐"恰恰是四大主题中的真正"痒点"。
隐逸文化带给隐士大夫的精神价值,就是人格的自由解放和田园生活的踏实获得感,实际上这正是隐逸文化独具魅力之处,这种文化反映到艺术上和审美上促生了很多伟大作品。西晋左思写的《招隐诗》讲的就是,俗世之人看来山林是寂寥苍凉的,但在白云清溪、高山湖畔之间能让士人在功名利禄的追逐中宁静歇息,逐渐回溯到自身的精神的本源。他们吟诗做画、泼墨抚琴、品茶饮酒、坐禅论道、躬身渔猎、乐山好水。在这样的生活状态下,在这样踏实的生活情趣中,一种"休闲"的文学风格横空出世。
于是有了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了王维的"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有了孟浩然的"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有了苏轼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隐士文学抒发着诗人内心真切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及政治抱负不能圆满的失落,只能让这一群人或徘徊于山水之间、或潜藏于闹市深处,寻求适宜于人生的最佳生存方式。
山水画也是隐士文化的一大产物,是隐逸之士寻求精神世界桃花源重要载体。也因此,成为了历朝历代隐士名人的心头爱。
在魏晋之前,中国画主要表现的是正统人物画,后来随着隐逸文化的大行其道,山川水畔之乐渐渐融进了士人的生活。著名隐士画家宗炳和王微都大力促使山水画往抒情的方向发展。隋朝的展子虔开辟了青绿山水画法,是隐士艺术的又一大进步。唐代隐士诗人兼画家王维独创"破墨法",首创山水写意画派,将诗歌的禅意引入山水画中,开创山水画又一先河。到元代产生了隐士画派的巅峰之作——黄公望的《富士山居图》,表面看似描写春江美景,实为借景抒情,表达心中萧索淡泊的隐士情怀。
这些伟大的作品无不昭示着隐逸艺术强烈的生命力,无不表达着执着的隐逸倾向,从隐逸文化产生的艺术作品上可见看出这一脉一直在源远流长的传颂着。
四、结语
隐士文化是华夏文明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座里程碑,也是一座让人高山仰止的山峰,在那个山峰之巅上矗立着一个个熠熠生辉的文化大师和历史名人。他们虽然不处于庙堂,虽然相忘于江湖,但他们伟大的作品和高洁的人格一样流芳百世,让人千年传颂。
在封建王朝的高压统治中,在血腥动荡的战乱岁月中,保持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正是他们滴落在历史长卷中最美的水墨。所以,在讲到中国古代文化和艺术的时候,任何一个现当代的知识分子,在砥砺奋斗、尊崇学术的时候,决不能忽略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隐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