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不仅是艺术家们创作中必不可少的美学元素,更是其传递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媒介。它可以在观赏者的视觉神经中留下长久印象,是最直接的视觉语言。
有时候一种颜色就代表了一种风格,代表了一位艺术家,只有通过对这些颜色的解读才能走进艺术家的内心世界。
···
一色一世界
伦勃朗:棕
1661年伦勃朗(Rembrandt)《扮作使徒保罗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as the Apostle Paul)
伦勃朗(Rembrandt)是欧洲巴洛克绘画艺术的代表画家之一,也是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的主要人物。
他对戏剧很感兴趣,经常利用如同舞台高光的亮色描绘在阴暗背景下的人物。因此,人们形象的称为“伦勃朗光”。法国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Fromentin)称伦勃朗为‘夜光虫’;还有人说他用黑暗绘就光明。
1642年伦勃朗(Rembrandt)《夜巡》(The Nightwatch)
伦勃朗对光的使用令人印象深刻。在利用“光暗”的处理手法绘画时,他常常采用棕色为背景,独到地运用明暗,灵活地处理复杂画面中的明暗光线,用光线强化画中的主要部分,也让暗部去弱化和消融次要因素。他用精确的三角立体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线,让其余部分隐藏于光暗之中,给人以稳定庄重的感觉。
1629年伦勃朗(Rembrandt)《戴颈甲和贝雷帽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Gorget and Beret)
1654年伦勃朗(Rembrandt)《浴女》(Bathing river)
这种魔术般的明暗处理构成了他的画风中强烈的戏剧性色彩,也形成了伦勃朗绘画的重要特色。
克里姆特:金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说:\'\'我从来没画过自画像。我缺乏把自己当作绘画主题的兴趣,而女人优先重要......我没什么特别的。我是一个日复一日、日以继夜地画画的画家......任何想更了解我的人......应该谨慎地看看我的画。\'\'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
克里姆特(Gustav Klimt)画作的特色在于特殊的象征式装饰花纹,主题常围绕着“性”、“爱”、“生”与“死”的轮回,且画中主角大多为女人。喜欢他画作的人称赞其有“沉闷美感”与大胆象征寓意。但是,这也招致不少保守派画家的负面批评。
金色,是克里姆特作品当中最为常见的主旨性色调。他痴迷于女性的曲线,以浓烈的色彩、扭曲的线条、夸张的笔触进行展现。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吻》(The Kiss)
但几乎无一例外的,他画中的这些女性都沉浸在一种内部的平静当中,这正是克里姆特画作的巨大魅力所在,也可以为他笔下露骨的男欢女爱不低俗反倒深刻隽永而作解。
1902年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贝多芬带饰:幸福的渴望在诗歌中寻找安息》(The Beethoven Frieze: The Longing for Happiness Finds Repose in Poetry. Right wall)
1907年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艾蒂儿·布洛赫-鲍尔肖像一号》(Portrait of Adele Bloch-Bauer I)
席勒:橙
1912年埃贡·席勒(Egon Schiele)《与中国灯笼水果的自画像》(Self-Portrait with Chinese lantern fruits)
埃贡·席勒 (Egon Schiele),奥地利绘画巨子,师承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维也纳分离派重要代表,是20世纪初期一位重要的表现主义画家。
席勒受到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等人的思想影响,其作品表现力强烈,描绘扭曲的人物和肢体,主题多是自画像和肖像。
1914年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绿色袜子》(The Green Stocking)
在席勒的肖像作品中,人物多是痛苦、无助、不解的受害者。神经质的线条和对比强烈的色彩营造出的诡异而激烈的画面令人震撼,体现出一战前人们在意识末日降至时对自身的不惑与痛苦的挣扎情感。
1917年埃贡·席勒(Egon Schiele)《斜倚着的裸女》(Reclining Female Nude)
1913年埃贡·席勒(Egon Schiele)《红衣瓦丽》(Wally with a Red Blouse)
莱曼:白
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
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1930年出生于美国,是极简主义主要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以白色为主色调,尺幅大多为方形。
1980年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桥》(Bridge)
莱曼认为“画什么不是一个问题,如何去画才是。”
他花了大半辈子去研究材料,在不同的布料、金属、复合材料板上使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丙烯、乙烯、油画棒、石墨、胶水等等。在这个基础之上,他选定白色作为一种中性颜色,去呈现不同作品的表面(即画面本身)在空间与光线下的视觉感受。
1959年罗伯特·莱曼(Robert Ryman)《无题》
初看一片白,让人摸不着头绪的作品,其实是艺术家探讨绘画表面与光线、空间关系的结果。虽然这让艺术家被归类于极简主义画派,而他却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
草间弥生:红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是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日本前卫画家。
草间弥生10岁时就总是产生幻觉,甚至企图自杀,被诊断为精神病患者。患病的同时,草间弥生还热爱画画,她的画总能与自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呈现自传型的,深入心灵的创作。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红南瓜》
她一生都在与幻觉抗争,在那些梦境一样的幻想作品之下,隐藏着草间弥生曲折离奇的人生。这一生,她用绘画、雕塑、行为艺术和装置艺术等创作手法展现她所看到的世界。她善于运用强烈的色彩,大量的圆形图案呈现作品中的女权思想。
草间弥生(Yayoi Kusama)《圆点迷恋》
1960年草间弥生(Yayoi Kusama)《红色无限网 NO. 2.A.3》
草间弥生,这位前卫艺术的先锋人物,他的作品大多是颜色强烈极富有攻击性的。
黄宾虹:黑
黄宾虹
黄宾虹作为山水画一代宗师,与齐白石并称“南黄北齐”。黄宾虹早年的创作绘画技法重视章法上的虚实、繁简、疏密的统一,用笔如作篆籀,遒劲有力,在行笔谨严处,有纵横奇峭之趣。
新安画派疏淡清逸的画风对黄宾虹的影响是终生的。以至于到他六十岁以前,黄的画风都是典型的“白宾虹”。
1953年黄宾虹《江行图》纸本水墨设色
六十岁以后,黄宾虹从新安画派的疏淡清逸,转向学习吴镇的黑密厚重的积墨风格。以此为转机,黄宾虹开始由“白宾虹”逐渐向“黑宾虹”过渡。1928年黄宾虹首游桂、粤,画了大量写生作品。
自此以后,黄宾虹基本上从古人范本中跳脱出来,而以真山水为范本,参照过去多年“钩古画法”的经验,创作了大量的写生山水,在章法上前无古人。
黄宾虹《山水》
黄宾虹《黄山图》纸本
七十岁后,他所画作品,兴会淋漓、浑厚华滋;喜以积墨、泼墨、破墨、宿墨互用,使山川层层深厚,气势磅礴,惊世骇俗。所谓“黑、密、厚、重”的画风,正是他逐渐形成的显著特色。这一显著特点,也使中国的山水画上升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境界。
···
以艺术家之名命名的颜色
莫兰迪灰
“我相信,没有任何东西比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更抽象,更不真实的了。”——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
近年来时尚界兴起了“雾霾蓝”、“高级灰”、“虾米色”等色系,这些流行的色系源于一个更高级的名字:“莫兰迪色系”。
莫兰迪(Giorgio Morandi)是一位对灰色、简单、静物等元素极度痴迷的意大利画家,可以称为“高级灰”的鼻祖。“低饱和度”和“高级灰调”可以说是莫兰迪作品的最大特点。莫兰迪在作画时,会先用一些鲜艳的色彩打个底,随后再覆盖上一层颜料,使得画面的每个色块都呈现灰暗的中间色。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静物》(Natura Morta)
这些看似孤冷而毫无生气的颜色经过莫兰迪精心巧妙地修改、柔化,散发出一种暖意,能让观者全身心地安静下来,直透心灵,治愈悲伤。莫兰迪的性情气韵正与他简约单纯的画作一脉相承——“不张扬且舒缓雅致”。
乔治·莫兰迪(Giorgio Morandi)《静物》(Natura Morta)
他一生孤寂平凡,不曾娶妻,只厮守着生活中的坛坛罐罐,也因此被人们称为“僧侣画家”。他将瓶瓶罐罐放置在极其简单的素描中,在真实的物象与笔下的自然中创造出一个纯净、空灵的精神世界。
提香红
提香(Tiziano Vecelli)《自画像》(Self-portrait)
提香(提齐安诺·维伽略,Tiziano Vecelli)是文艺复兴时期威尼斯画派的代表性人物,也是画坛上著名的色彩大师。
提香非常善于处理色彩和光线,用色丰富且明亮,他作画前通常先以红色打底,然后再涂上其他颜色,使得其油画隐约泛着微微的红润感,而这种技法也被人称为“提香红”。
提香(Tiziano Vecelli)《男子肖像》(Portrait of a Man)
提香(Tiziano Vecelli)《圣母和圣子》(Madonna and Child)
有着红色头发的人有时会被叫做“提香头”(Titians),也是源于提香当时以喜欢画这种红色头发而闻名。
克莱因蓝
“蓝色代表的是天空、水和空气,是深度和无限,是自由和生命,蓝色是宇宙最本质的颜色”,这是伊夫·克莱因眼中的蓝色。
1960年伊夫·克莱因(Klein Yves)《蓝色单色》(Untitled Blue Monochrome)
伊夫·克莱因(Klein Yves)被视为波普艺术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与沃霍尔(Andy Warhol)、杜尚(Marcel Duchamp)和博伊于斯(Joseph Beuys)并称为20世纪后半叶对世界艺术贡献最大的四位艺术家。
1962年伊夫·克莱因(Klein Yves)《树-大的蓝色海绵》(Tree,largeblue sponge)
1960 年,克莱因向法国有关部门注册了一种颜色的独家配方,这种颜色就是国际克莱因蓝(International Klein Blue),简称 IKB。这种颜色是由天青石颜料混合了一种不会把它稀释的综合树脂调制而成。这种所谓的“绝对之蓝”,以它强烈的冲击力和明净空旷让人迷失其中,从诞生之日就与艺术、时尚息息相关。
1962年伊夫·克莱因(Klein Yves)《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学》(Anthropometries of the Blue Period)
此后,克莱因创作的《蓝色时代的人体测量》、雕塑《蓝色维纳斯》等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他用个性化的蓝色为战后的欧洲艺术领域开拓了一个崭新的“感觉空间”。
凡戴克棕
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自画像》(Self-portrait)
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是英国国王查理一世时期的宫廷首席画家。他的画像轻松高贵,影响了英国肖像画将近150年。
有种棕色油画颜料是以艺术家凡戴克命名的,称之为“凡戴克棕”。“凡戴克棕”是一种深沉而温暖的棕色,它的原料是一种极其日常又普通的物质——泥土。凡戴克在其作品中大量使用这种颜料,所以后来因此命名该颜色。早期摄影印刷作品中常常使用到这种颜色。
安东尼·凡戴克(Anthony van Dyck)《自画像》(Self-portrait)
在艺术界,色彩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是艺术家从客观的自然颜色中提炼并进行主观发挥后的颜色,是艺术的再创造。
他们透过独到的眼光和创作手法,运用色彩将我们看似平凡无奇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