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兴业太古汇建造史特展”展览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张钰芸 摄
新民晚报讯(记者 张钰芸)从百年石库门里弄“大中里”出发,一路走来,一座座老建筑无声地讲述着岁月里的传闻逸事,见证百年上海的城市发展。你想知道背后的故事吗?近日,一场名为“漫游上海——探寻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活动即将开启,市民可以报名“线下行走”, 在静安区的城市建筑中,品味历史保护建筑的海派风韵。
始建于1925年的“大中里”曾经是上海市内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石库门里弄之一。而在其百年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新旧交融的城市商业综合体。2002年,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大中里地块拉开改造的序幕,历经15年整体开发建设,在2017年以兴业太古汇商业综合体的崭新面貌开幕。
你知道吗?建于1920年的查公馆集欧洲古典建筑特点之大成,堪称老上海的活化石。然而,随着静安区大中里项目的规划启动,这座老宅所在的位置已无法满足周边的开发需求,在多方配合下,最后在2010年2月7日12时06分,以每分钟移动2厘米的速度,历时13天,这幢老建筑平稳移至终点——现兴业太古汇威海路入口道路一侧,完成了57.3米的“新生之旅”。
靠近石门一路南段则有一株广玉兰古树。这棵编号为0756的广玉兰位于原民立中学内,胸径约为70厘米,树高约15米,树龄约107年,属于上海市二级保护古树。在这株广玉兰和四季酒店之间地下,就是轨交13号线车站的位置。当年为了把这株古树保留下来,绿化部门、开发商、地铁公司、设计单位等相关单位多次开会研究、协调,最终13号线南京西路地铁站点选址移位了3、4米,“让路”于这棵广玉兰。
在上海城市更新的过程中,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而大中里正是在动迁、保育与兴建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周边片区也随之焕新“重生”,其作为城市活力中心的价值被最大程度保留下来。
立新不破旧,如果你想了解到更多大中里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妨走进兴业太古汇。这两天,借《未艾·方兴——从大中里到兴业太古汇》一书正式发行之机,位于项目LG1层的“兴业太古汇建造史特展”也拉开了序幕。为期两周的展览将兴业太古汇建造史拆解为十五步,通过图文展示、多媒体影像、语音互动、网红打卡墙陈设、手工纪念品制作等多种方式,让参观者驻足于繁华现代的购物中心,却仍能看到、听到、触摸到兴业太古汇建造的全过程。通过场景制造、历史照片展示,回顾大中里乃至全上海的城市变迁图景,揭示城市旺盛生命力。
与此同时,“漫游上海——探寻老建筑的前世今生”活动已启动招募,市民可以通过“香港兴业国际”官方微信公众号报名,在沪上资深城市漫游系列探索者——“行走的格里董”的带领下,完成从南京西路静安别墅出发,经由威海路太阳公寓、茂名北路、丰盛里、同孚大楼、兴业太古汇至查公馆结束的城市考察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