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份,安禄山起兵造反,盛唐迎来了一场大浩劫,这便是“安史之乱”。安史之乱爆发后,不少文人纷纷南逃到江浙一带躲避战乱,这其中,便有一位诗人:张继。

在一个深秋的夜晚,张继乘舟途经苏州城外的枫桥,在寒山寺下泊舟,江南的夜色虽然幽美而又清绝,但作为客居的张继,却怀着深深地羁旅之愁、家国之思,在这种复杂情感之下,他写下了一首让后世爱了千年的“失眠”佳作,便是下面这首著名的《枫桥夜泊》。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该诗细腻而又深刻地描述了一位夜泊舟中的羁旅之人对江南秋景的观察和感受,勾勒出了月落乌啼、江枫渔火、孤舟游子、夜半听钟等诸多意象,有情有景,绘声绘色,诗中还勾勒出了诗人复杂的愁情。全诗虽然只有四句二十八字,却形象地罗列了近十种意象,可谓字字紧凑、句句鲜明。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开头两句,以景言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短短十四字,描绘了六种意象: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不眠人,诗人紧紧抓住一个“愁”字,如果说第一句还只有凄凉之意,那么第二句却在江枫渔火的反衬下,更显出诗人孤独、寂寞的满怀愁情。残月、啼乌,寒霜遍布大江上下,在如此凄清、寂寥的背景之下,本应该四寂无人,但竟然还有诗人这样的孤独者、不眠客!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江边深红的枫叶如火染就,渔船上的星星灯火呈现出一种迷蒙之美,加之头一句的景色,不禁给这幅秋江月夜更添了几分赏心悦目的朦胧之美。但是,诗人却又概括为一个“愁”字,作者因何而愁?为何而愁?诗人没有说,我们也只能猜测,是羁旅之愁吗?是家国之愁吗?是仕途、家人、爱情,还是……?不得而知的愁情,本有无病呻吟的味道,可是张继这里,却毫无这种感觉,反而是读完诗人这写景之句后,将整个人都感染了,让我们跟着诗人,都失眠了起来。夜,逐渐静得可怕。

然而,寂静却突然被钟声打破,寒山寺中,一阵钟声响起,深入诗人耳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人后两句,却突然“画风一转”,原本密集的布局,突然变得稀疏起来,他在前两句中用十六字写了六种意象,却只在后两句中,写了一件事情,那便是:夜半卧听山寺钟。这其实并不奇怪,因为诗人在枫桥夜泊中,印象最深刻、最具有诗意的地方,便是这夜半钟声,原来,前面月落乌啼也好,江枫渔火也好,都只是为了这钟声而铺垫。这钟声,不但衬托了夜景的静谧,更传达出悠扬隽永的情愫,诗人那种失眠发愁的情感,也因这钟声得到加强,以至流传至今,仍然感动着无数读者。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张继的这首诗,所有景物都挑选地独具慧眼,将它们有机地组合起来,更收到了绝佳的艺术效果,让情与景紧密交织,它并不是直抒胸臆,而是通过对夜泊秋景的描写,间接将诗人的愁情和郁结,抒发得淋漓尽致,正因为如此,这首诗被许多人誉为是千古第一失眠诗,后世虽然多有写夜半失眠,但很少有人能超越张继。

时间一晃到来到南宋,仍然是失眠,同样听到了山寺钟声,另一位文学巨匠,也因之感怀,写下了一首《浪淘沙》的词作,这人便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辛弃疾从淳熙八年到嘉泰三年,前后近二十多年时间,一直都赋闲带湖、瓢泉附近,期间虽有短暂起用,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失意状态。这段时期的辛弃疾,虽然心情抑郁不平,但有了更多的悠闲时光,因此创作了很多诗词,这首《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大概也是这段时期的作品。

与张继失眠的含蓄不同,辛弃疾的失眠原因,大概非常明确,那便是国家的破碎,自身的流离和不得志。词中虽然以“万事皆空”领起,但全词那种家国身世的沉郁悲凉,却显而易见,那种彷徨凄凉的心态,也同样明显。

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宋·辛弃疾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梦入少年丛,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

上片怀古,感慨今无英雄,秦汉盛世不再。词人开头便感慨,“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整天借酒浇愁,一生努力却没能改变国家现状,这一切到头竟成一场空,字里行间中流露出了词人的无奈。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接着转笔怀古,“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词人认为,秦汉之际,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但即便有那么三五个力挽狂澜的盖世英雄,随着时光的流逝,他们的风流也被雨打风吹去,如今,又有谁记得秦汉盛世?

下片,梦回少年,歌舞匆匆,借夜半钟声感慨今日之愁。词人少年时也是意气风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为国家出生入死,慷慨激昂,歌舞匆匆。但这一场好梦,却被老僧的夜半钟声吵醒,“老僧夜半误鸣钟;惊起西窗眠不得,卷地西风”,醒后词人陷入了失眠,却连钟声也听不得了,只有西风呼啸。至此,我们可见,当时的现实是如此严酷,也就明白为何辛弃疾会在词中显出这样沉闷的感慨了。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辛弃疾的这首词,虽然看似频出旷达之语,但其实内心的愤懑却久久不能平静,否则也不至于听钟之后陷入失眠了,词人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无奈现实步步荆棘,处处受挫,只能在歌舞诗酒中消耗人生,又怎能不显得沉郁顿挫?

张继与辛弃疾的作品,都写失眠,也都听到了钟声,虽然表达的感情不同,却同样感人至深,张继的作品以意境取胜,读罢令人无比惆怅,辛弃疾则充满了浓浓爱国情思,令人唏嘘感叹。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157 字。

转载请注明: 张继夜半听到钟声,写下一首佳诗,后来辛弃疾也写一首,同样极佳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