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县: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

新县: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

红军洞石碑 陈海 摄

大河网讯 仲春时节,大别山上的映山红随风起舞,恰似红星点点,闪耀山间。

3月26日,临近清明,新县郭家河乡湾店村82岁的张爱华再次上山,准备为她守护了59年的红军洞再换上一面崭新的五星红旗。

“那时候年轻,只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张爱华走在前面,言语中难掩激动。“就是想守在这,不让任何人破坏它。”

红军洞是大别山革命地的重要见证,在张爱华59年的守护中,昔日荒山石岭在几十把镰刀更替挥砍下,逐渐成为一条小山路。时间来到2022年,翻修过的山路变成了宽阔的石阶道,再上红军洞已没有曾经的艰难。

新县: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

张爱华与王鑫鑫行于山间 陈海 摄

“去往红军洞的山路修好了,走着宽敞,我是既高兴又忧愁。”张爱华驻足抬头望着她看了59年的山岭,为我们讲述起红军洞路段变化后自己增添的“心事”。

张爱华坦言,她守护的红军洞被认可了,路也修好了,全国各地来的人多了,大家都会看到红军曾经生活的地方,感受这方热土过往的峥嵘岁月。

同时,她也说出了自己的忧愁。自己已经82岁,在近60年的守护中,岁月的担子更重了,尤其是经历过2022年年底疫情冲击后,感觉身体不如从前,她很担心红军洞的守护问题,也很担心红军在这片热土留下的故事怎么传递。

“我要像春蚕一样守护这个地方,春蚕死了丝不断,我走了后继还有人!这份守护必须传承下去。”张爱华洪亮的声音在山间回荡。

传承先从小家开始。2023春节期间,在张爱华的召集下,丈夫潘国璋以及4个子女齐坐一堂,在家中召开了一次特殊家庭会议,讨论自己打算守满60年时就交给自己的后代,让他们继续守护红军洞,讲述红军在这片山石热土间留下的故事,传承革命留下的大别山精神。

“妈,你放心,你能讲的时候你就讲,你不能讲的时候,我们都愿意接上!”回忆起小儿子潘民那坚定的话语时,难掩张爱华那喜悦的心情。

传承更要迈出小家。这场家庭会议让张爱华在红军洞守护传承一事中放下心来,但她并未停止传承红军洞的故事,而是带着年轻的新生代来到红军洞下,如数家珍地为这些未来的小讲解员们讲述山洞的故事,将传承从小家迈出。新县郭家河乡90后小姑娘王鑫鑫就是其中之一。

“我是听着红军洞的故事长大的,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参与讲述红军洞的故事!”王鑫鑫手拿着笔和本,目光坚定地遥望着山上的红军洞。

去往红军洞的路上,张爱华在王鑫鑫的搀扶下步履依旧坚定,蜿蜒而上的石阶路将两人逐渐掩映于春日的山林。时而驻足,影影绰绰的身影处传出一阵阵的描绘声,将过往故事弥留在山间林道,厚重传承埋根于大别青川。

站在红军洞的石碑处,春风拂面而过,恍惚间,时空变换,山上的红军洞泛出点点星火,映出昔日革命大别山的烽烟岁月。耳畔响起张爱华的言语:我生在革命家庭,红军的血脉在我身体里流淌……(朱美惠 聂建武 陈海)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129 字。

转载请注明: 新县:大别山下的守护与传承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