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现藏南京市博物馆
相关典故
不知道大家听过“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典故吗?
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
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
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
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士?”
夏侯婴以韩信所说不凡、相貌威武而下令释放,并将韩信推荐给刘邦,但未被重用。
后韩信多次与萧何谈论,为萧何所赏识。
刘邦至南郑途中,韩信思量自己难以受到刘邦的重用,
中途离去,被萧何发现后追回,这就是小说和戏剧中的“萧何月下追韩信”。
这个典故主要是说明人不得志。
40年只露半边“脸”
2005年1月17日,在南京博物馆进行的“江苏国宝展”上,曾展出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瓷器泰斗耿宝昌先生也前来参观。
这梅瓶此次参展还有一个“附加条件”:为了防止景德镇做假,陈列梅瓶的展柜要靠在墙角,而且只能露出表现萧何策马扬鞭的“半边脸”。
中国古陶瓷鉴定大家耿宝昌先生观看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
梅瓶是明代高等级墓葬随葬品,有镇墓辟邪的作用。
除了是地位的象征外,也有风水上的考虑,非王侯要臣,不得“享用”这种随葬品。
该梅瓶是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见珍品。
高44.1厘米,底部直径为13厘米,而口径仅为5.5厘米。
小口、丰肩、斜腹、敛胫、平底,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以凝重的美感。
肩腹部绘有“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该梅瓶的经历据说非常复杂。
1950年,南京江宁县观音山沐英墓(朱元璋义子、明朝开国功臣沐英将军)被盗,这件青花梅瓶就是被盗文物之一,并很快被卖了。
据当年资深文物专家王引先生介绍,当时有人在新街口附近,抱着个大瓷瓶子兜售。
刚巧,这一幕让当时开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后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陈新民看到了。
陈新民一见,便认出这是一只梅瓶,知道这东西不简单。
陈新民心中窃喜。
当时,他就判断这是元代的瓷器,便问那人从哪里得来的,要多少钱。
那人看到陈新民认货,便开始讲价。
宝物求之不得,稍纵即逝。
陈新民最后花5根金条(一说10根金条)买了下来。
后经文物专家鉴定,这只梅瓶是一级国宝。
目前是南京市博物馆“镇馆之宝”,中国瓷器三绝之一。
(中国瓷器三绝: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元青花“三顾茅庐”、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
该梅瓶通体绘有各种青花纹饰,虽然纹饰层次多样,
但上下饰的西番莲、杂宝、变形莲瓣纹、垂珠纹等,
都很好地为萧何月下追韩信这个主体纹饰服务了,
从而使得整个器物浑然一体而主题鲜明突出。
这件瓷器的画面被放在了梅瓶的腹部,占据着主要的位置,
整件器物造型端庄、稳重,胎质洁白致密,青花发色苍翠浓艳。
而瓶中所绘人物的生动神情尤其精彩:萧何策马狂奔时的焦虑、韩信河边观望的踌躇不定、老艄公持浆而立的期待,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空白处则衬以苍松、梅竹、山石,显得错落有致。
梅瓶不仅纹饰宜人漂亮,而且白釉洁净润泽,青花用料浓淡相宜,
发色明丽,富有层次感,加之遒劲的拓抹绘瓷笔法,使画面有丹青之妙,
周身散发着美器的光泽,堪称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绝品佳作。
它是全球仅有的八大元青花人物故事瓷之一,国家一级文物,
被陶瓷界尊称为“中国青花瓷王”,“中国青花第一瓷”之美誉。
梅瓶价值10亿?
2005年7月,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在佳士得伦敦拍卖会上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轰动全世界。
此后元青花俨然成为顶级古瓷器的代名词,屡屡创出令人咋舌的拍卖佳绩。
而元青花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是博物馆藏品,价值无法估量,
如果硬要评估的话,有专家认为,其至少价值10亿人民币!
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
这么一个梅瓶,为什么拥有天文数字的身价?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
第一,它用料上乘,采用了名贵的“苏麻离青”钴料;
第二,题材稀有,带有人物故事图案的元青花极其少见;
第三,艺术价值极高,在制胎、绘画、烧造等方面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第四,如此体型的青花大器极其难烧。
元青花 萧何月下追韩信图梅瓶的萧何像
有陶瓷研究学者评论:“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
代表了元代青花瓷的最高制作水平,
堪称我国现存古代青花瓷器中最完美、艺术价值最高的国宝。
“萧何月下追韩信”元青花梅瓶绝对是南京市博物馆的第一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