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国的版图犹如一只昂首长鸣的雄鸡,在雄鸡尾巴尖的位置上,有这么一块被称为“西北之北”的神奇的土地,这里是国境最前沿,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的驻地。这里有闻名遐迩的白沙湖、鸣沙山、白桦林、红叶林,以及大萨孜山牧场等自然景观,我国唯一一条自东向西的额尔齐斯河由此外流最终注入北冰洋。这里风光旖旎、瑰丽多姿,每年都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游览,薪火相传的戍边垦荒史、独树一帜的魅力人文都给众多游客留下难忘的记忆。
摧不垮的军垦魂
拂晓,我们离别了被誉为“西北第一村”的白哈巴村,驱车北上,一路都是茫茫戈壁滩,一望无际的沙滩上点缀着星星点点的绿色,偶尔可见一两只野骆驼在自由自在地行走。我们先到达185团团部,简短参观修整后,就直奔30公里外的第一连。
▲当年军垦战士住的地窝子
一连,是建设兵团驻守在祖国最西北边沿的一个农业连队,每年不但有半年时间被大雪封闭,还是世界4大蚊区之一,生存条件十分艰苦。目前全连39户人家,耕地面积近4000亩,他们的营地在边防哨所前面,庄稼种在界河边的铁丝网前。
一连驻地有许多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直耸云天,给沙漠中的绿洲增添了蓬勃向上的生机。营舍间巨大的胡杨树,象征着兵团人千年不倒的顽强精神。
185团陈列馆门前左右各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分别刻着两段文字,一段写着“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冲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另一段则是“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放羊牛”,这两段话是185团戍边战士的最真实写照。
陈列馆里的一张张照片,一件件陈列品,都忠实纪录着那段应该被铭记的历史。从1962年4月185团的第一批拓荒者来到这里安家落户,他们一手握枪,一手扶犁,守卫并开垦着这片土地。正是一代一代军垦人凭着一腔热血与赤子之心,把青春与生命挥洒在阿拉别克河畔,让荒漠变成了绿洲。
在陈列馆不远处,还保留着当年军垦战土居住的“地窝子”,“地上地下各一半,枝条搭上芦苇盖,门往深处走,窗在顶上开”,是对地窝子的真实描述,许多第二代兵团人就出生在这简陋的地窝子里。如今兵团人的住所早已换成一排排宽敞明亮的房屋,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仍在激励着后来人。
在185团以北10余公里的桑德克龙口处,有一个西北民兵“笫一夫妻哨”,距界河仅5米。哨所里有一新一旧两座20米高的瞭望塔,在这种自然条件异常艰苦的地方,常年驻守着一对民兵夫妇马军武和张正美,他俩都是185团水利林业站职工,在20多公里的边境线上从事巡边、守水、守林任务,20多年来,他们携手走过了30余万公里路,穿破了400多双胶鞋,“一生只做一件事,我为祖国当卫士”,他们就像驻地的白杨树,深深扎根在长长的边防线上。
瑰丽多姿的边陲风光
在一连东侧连绵的沙漠中,有一座高大险峻、气势巍峨的沙山——眼睛山。山上生长着两丛耐旱抗寒的爬地松,扭曲着转向地面生长,远远望去,酷似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由于该山与哈萨克斯坦遥遥相对,因此有人称它是“祖国的眼睛”。
▲白沙湖
离开一连,沿中哈边界线走不大一会儿就到了白沙湖。白沙湖位于185团3连境内,距中哈边境2.5公里,是185团辖区唯一的5A级风景区。白沙湖海拔650米,南北长800米,东西宽600米,水质清澈。令人不解的是,无论春秋冬夏,湖水始终不增不减、不凝不浊,湖水没有进口和出口,是个静卧于浩瀚大漠中的原生态沙漠湖,被称为沙漠奇景,这也是白沙湖的魅力所在。
夏日的湖水四周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水草间,一片片野荷花在孤寂中静静地开放,时有野鸭穿游其间、飞鸟掠过湖面。湖边各类混生林层层叠叠,色彩斑斓,红的似火、黄的如金,蓝天之下、交相辉映。不远处金色的鸣沙山倒映在碧波如镜的湖面,犹如一个天然大盆景,让人啧啧称奇。据史书记载,公元1219年6月,成吉思汗率铁骑大举西征,曾在此安营扎寨、停歇饮马,故又被称作“成吉思汗的饮马池”。
白沙湖景区内,与湖常年相伴的鸣沙山,是一条南北走向的沙丘链,相对高度约25米,长约1公里,宽200米,呈浅黄色,均匀的沙粒如同清水洗过一样洁净无尘,又像丝绸般细腻柔滑,游玩鸣沙山最大乐趣是爬沙和滑沙,有经验的游客会选择迎风坡或沙脊线登沙山,这样坡度缓、沙粒紧密,不陷脚,赤脚走上去会很舒服。2018年,白沙湖景区入围“神奇西北100景”,成为中国最西北的风景名胜。
西北之北纪念碑
从一连营地再往北两公里处,就是西北之北纪念碑。依照山西省泾阳县中国大地圆点进行测算,这里是祖国西北最远的一片国土。
▲西北之北纪念碑
我们沿着沙滩上的栈道向纪念碑进发。木制的栈道上包着铁丝网,这是冰雪天防滑用的。这里是风口,从对面刮过来的大风裹挟着沙粒扑面而来,虽然戴着帽子、裹着纱巾,但外衣口袋里还是进了不少沙土,可以想象得出当年兵团战士夏天头顶烈日,身受蚊虫袭扰,冬天冒着冰雪狂风,脚踏沙土跋涉巡逻时那种“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的艰辛岁月。
在一块高耸的沙丘上面,西北之北纪念碑矗立在眼前。纪念碑高4米,宽5米,中间和右下角是一幅中国版图,左上角是隶书雕刻的“西北之北”4个大字。站在纪念碑旁,与哈萨克斯坦的铁力克镇隔河相望,鸡犬之声相闻,做为中国人,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
近年来,这里每年都吸引着上万名社会各界人士自发前来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倾听老军垦讲述他们冒着生命危险,迎战中哈界河特大洪水,以及发生7.3级大地震后,他们住房和财产全部被毁,却无一人后撤,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感人故事。
而今,岁月长河已经静静流淌了半个多世纪,185团的军垦战士依旧不屈不挠、顽强自立地驻守在这块比西北更北的国土。西北之北纪念碑不仅铭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版图,也是几代兵团人忠于祖国、坚守边疆、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的见证。
(燕都融媒体特约撰稿 郭云民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