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颖男 济南报道
无车马喧嚣,无人声嘈杂,街两旁青砖黛瓦、古朴典雅的老建筑彰显着这里曾经的繁华,时过境迁,虽然这条街已不复当年风采,但弥漫着百姓生活的烟火气息和老城独有的文化底蕴,却能让走入其中的游人深切感受到济南老城的幽静、雅致、古朴和厚重。
鞭指巷位于济南老城中西部,南接泉城路,北止双忠祠街,西临高都司巷,东靠省府前街。自明朝在济南设府后,鞭指巷附近设有布政司、都司、都察院等衙署,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儒林士子、行商坐贾、贩夫走卒云集此地,随着历史推进,这里除了有票号钱庄、大户宅府等外,也成为经营鞭子、缰绳、鞍子等皮革制品手工作坊的聚集地,形成了颇具人气和特点的街巷。于是,人们就称这条街为“鞭子巷”,南来北往的人叫来叫去,后来就叫成了“鞭指巷”。
当然,这条巷子名字的由来也有着美丽的故事,据传,当年乾隆出游至此,见商品琳琅满目,街面繁华十分高兴,扬起鞭子指着这条巷子问随侍这是何处,时任内阁大学士的刘墉见乾隆帝兴致如此之高,就随机应变说万岁御鞭所指可名为鞭指巷,从此这巷子就正式改名为鞭指巷。
巷子并不大,长348米,宽仅4米左右,虽不长也不宽,但历史上却是达官贵人、军政要员进进出出的交通要道,也多有高官贵胄居住于此,当时这里住过一位人称刘都宪的都察院都御史,所以这条巷子一度被称为刘都宪巷,而今从街巷两旁高大门楼和精美的砖雕可以窥见当初的气派面貌。
如今的鞭指巷虽然在繁华的泉城路映衬下略显陈旧,但在时间长河的冲刷洗礼下却历久弥新,那古韵悠悠、底蕴深厚的青砖建筑如同国画一般,散发着古色古香的气质。作为济南历史的见证者,这条老街如同一位安详的老人,在向我们默默诉说着那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