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能取代明朝问鼎中原,离不开3个汉臣,但他们遭人辱骂千年!
满清是元朝之后第二个问鼎中原的少数民族,相对于忽必烈的蒙古铁蹄,满清的实力要逊色很多,它够顺利进入关内,除了自身实力外,还离不开3个汉人的鼎力相助。我国封建王朝提倡的是儒家忠君思想,所以对汉臣帮助外敌的背信弃义行为,历来被士大夫阶层所不齿,数百年来他们也一直遭人辱骂。一、范文程。范文程是北宋名相范仲淹的第十七世孙,史书记载他少年好学,聪颖敏捷。范文程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18岁就考中了秀才,以他的才学和努力,在假以时日,必能高中进士,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但就是这样一个青年才俊,有才而无气节。在大清侵犯大明,夺取大明的抚顺后,范文程和范文寀主动去求见努尔哈赤,并得到了志在中原的努尔哈赤的重用。若一个平庸之辈投降大清,并不会给明朝带来太多的打击,但范文程恰恰是我国历史上的十大谋士之一。他帮助大清的统治者制定了夺取大明的策略,策反大明官员等,虽然他是一个文官,不会像阿济格、鳌拜等人一样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建功立业,但他给大明的重创却远胜鳌拜等将领。满清的前几任统帅对范文程相当器重,布尔哈赤时期,他一直将范文程留在自己身边,让他为自己筹谋划策,建言献计,皇太极是每有军国大事,都先听从范文程的意见,对范文程的话言听计从。多尔衮的重要军事行动方案,都是范文程替他制定的,尤其是李自成夺取北京后,范文程为多尔衮制定了夺取大明的计划。正是在范文程的帮助下,满清经过三代人的努力,最终成功进入关内问鼎中原,建立了一个由少数民族统领的中原王朝。除此之外,范文程还依照汉人制度,文化习惯等,帮助满清制定了朝政制度。顺治时期,范文臣的权势达到了顶峰,成了文臣之首,但他也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功成名就后,范文臣急流勇退,逐渐退出了政坛,这也让他有了一个非常不错的结局,死后康熙还亲自去哭拜他。二、洪承畴。洪承畴是大明的高级将领,做过陕西布政使参政、陕西三边总督等要职,他也是崇祯时期,大明内部少有的一位杰出将领。崇祯时期,由于天灾人祸,导致百姓苦不堪言,各地纷纷起义反抗大明。洪承畴奉崇祯之命,率兵镇压农民起义,且取得了良好成果,李自成被他打着仅剩十几人了。在给洪承畴一些时间,他必能镇压住各地的农民起义,替大明安定内部,但恰恰在此时,崇祯自毁长城,杀了边关大将袁崇焕。袁崇焕死后,边关缺少抵御大清的核心将领,崇祯将洪承畴调往边关抵抗大清。洪承畴这一走,农民军死灰复燃,重新壮大,而洪承畴在边关,由于大明内部斗争激烈,矛盾重重,导致对他的支援不够,最终使他兵败松山,自己也被皇太极生擒。洪承畴一直以忠义礼志孝来标榜自己,以至他被俘后,崇祯以为他会以死明志,还亲自为他设坛祭奠,但他却降了皇太极。当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大明后,给了崇祯沉重一击,洪承畴的投降不但打击了大明军队的士气,而且他还是大明的核心将领,了解大明军队的军队部署,防务虚实,以及各地区的地理地形,他无疑是一张大明军队的活地图。这也是皇太极看中的,经过皇太极的极力劝降,洪承畴投降了大清,并在大清进入关内,以及之后的平定各地区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吴三桂。吴三桂是辽东总兵,替崇祯驻守山海关,也是大明防止大清进入关内的最后一道屏障。大明由于连年征战,手中的精锐部队快损失殆尽了,吴三桂手中的辽东铁骑是为数不多的精锐部队。1644年,李自成率兵进攻北京,崇祯发出诏令,让各路大军进京勤王,但手握大明精锐部队的吴三桂,为了保存自身实力,故意延缓进京速度,以至他还没有走到北京,北京城就被李自成攻破,大明宣告灭亡。李自成进入北京后,想招降吴三桂,但他手下的刘宗敏抢占了吴三桂的妻妾程圆圆,这激怒了吴三桂,使他率兵反抗李自成。在李自成的威胁下,吴三桂倒向了多尔衮,他和多尔衮联合打败了李自成,但也让多尔衮兵不血刃的进入关内,夺取了大明江山。多尔衮投降大清后,为了获得大清的信任,在攻打大明残余势力方面他表现的特别积极。他还锲而不舍的追杀了永历帝,让他在汉人心中的形象大跌。以至他在康熙时期举起了反清复明的旗帜,汉人不愿帮助他,连那些反清复明的人士也不愿帮助他,最终吴三桂兵败病亡后,他的子孙都被康熙处死。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92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