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和我们隔海相望的韩国其地形地貌和我们的东南沿海类似,其10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有近三分之二山地丘陵。而剩下的平原主要集中在其西部沿海(黄海)和南部沿海(和济州岛隔海相望)。其中较大的平原有汉江平原,湖南平原,金海平原等等。这种地形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天然形成的湖泊较少,因为山地丘陵地带由于存在着明显的地势差,降水都会顺着地势聚集成河,最终流入大海。并且韩国的河流长度都偏短,流域面积也偏小(最长的河流洛东江也才525公里,第二长的汉江514公里,这在我国来说是非常短的河流了),所以这就造成了降水在陆地上停留的时间非常的短,水资源的利用率不是很高。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黄海沿岸的平原地区,由于分布着连片的平原工农业的用水量都非常的大。

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所以韩国人就打算修建大型的水利工程来改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的这个情况。特别是在其西北部的江原道山区修建了华川水库,清平水库和昭阳江水库(是韩国最大的人工水库,水面面积达到了69.3平方公里,而韩国最大的天然湖泊面积只有7000多平方米,位于济州岛的汉拿山的山顶。所以邵阳江水库又被称为是“陆地中的大海”)。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山地丘陵之中可修建水库的位置越来越少,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韩国国内的经济迅速的发展,成为了“亚洲四小龙”之一。而韩国的人口还在不断的增加,水资源,土地等必备的资源缺口十分的严重,这该怎么办呢?

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于是韩国政府开始把目光瞄向了其西部和南部沿海。这两个沿海地区的的海岸线弯弯曲曲,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天然的U字形的海湾(比较著名的有江华湾,牙山湾,浅水湾,群山湾,宝成湾,顺天湾等),通过人工的方式把这些U字形的海湾的出口给封堵起来,那么这就会成为一个海上的蓄水库。

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2006年完工的新万金防波堤工程(位于全罗北道的黄海沿岸海域),33公里长的防波堤,把黄海的海水和锦江,万顷江,东津江的江水阻隔开来,使得在韩国的黄海沿岸出现了一个面积超过200平方公里的巨型湖泊。这样的建造使得这三条江的江水可以存储在这个巨型湖泊之内,提高了淡水资源的利用率。我们从图中可以看到,堤坝利用了古群山群岛的岛屿这个跳板,巧妙的包围了这一U字形的海湾地区。

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其实韩国政府建造这个巨型湖泊的目的不仅是解决水资源问题,还是为了解决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说到这里,有读者可能会有疑惑,建造水库和增加土地面积应该没有什么联系呀。其实堤坝建成后锦江,万顷江,东津江这三条江所携带的泥沙就只能在库区内淤积,不用耗费任何人力物力财力就可以每年在海洋中获取一定面积的土地(现在湖中已经形成了大量的土地)。而有了堤坝的阻拦,黄海沿岸的潮汐也就不会对原有的陆地冲刷侵蚀,也保护了原有的土地资源。如果有需要的话,人们还可以在水库沿岸水深较浅的区域有计划的进行填海造陆。除此之外,这个水库还能根据堤坝内外的水面高度差进行发电。

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不过正当韩国政府打算在各地沿海效仿新万金工程的时候,大量的民众觉得这样的工程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韩国政府在考虑了多方面的因素之后决定暂停这一系列的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240 字。

转载请注明: 韩国在黄海上修建33公里的堤坝,形成了200多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泊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