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交通
从广州南站坐动车到贺州 ,看网上都说要去贺州西客运站坐到黄姚的车,结果开心的发现在贺州站外面就有去黄姚的大巴停在路边,走高速,一个小时便到,30元,非常方便了。回程时候,古镇出来路边也会有很多黑车召唤你去贺州站,但是多走几步到停车场就有大巴了,果断拒绝黑车。另外建议搞清楚是否走高速,朋友说,她回来时坐过一个车,司机问大家是否要走高速,结果其他人为省10块钱选择不走高速,开了两三个小时……
关于住宿
平常普通房型大概一百多两百多一晚,当地人告知节假日会翻倍。看图选了半天住宿,因为好奇心和选择障碍,两晚定了两个不同的住宿,170和190rmb,反正古镇很小,转场无压力。而且非节假日非旺季,也可以到了现场再去跟着感觉选房,因为客栈实在是太多了,漫天遍地都是客栈,这就是一个靠客栈为生的古镇。
沿着窄窄的巷子,找到我订的住宿——云水谣。这次选住宿时,我最主要的一个标准是——要有大窗户!能看到外面的景色!选了三层的带阳台的房间,入住后发现阳台和房间其实都很小(床很大),但还是迷之喜欢阳光洒进来的感觉,还有静静的在上面房间之中窥望外面世界的感觉。
窗外就是仙人古井,当地人在那里洗菜、洗衣。老板有一家老小,很友好。
第一天逛的时候就已经注意到了“花木生”,在黄姚的画风里算是绝对的小清新了。第二天才发现原来自己定的另一个住宿就是这里,哈哈开心。
花木生有几种不同的房型,都起了好听的名字,我定的“花间意”,因为喜欢全木的感觉和比较素雅的气质,当然还有窗子和窗外的视线。然后其实有两张床可以住三个人,汪的叫了一声。介绍完古镇会再说这个我喜欢的房间啦。
关于饮食
饮食主要是炒菜和各种粉类(米粉、汤粉)。
去的时候游人稀少,街上的餐馆简直几乎全是空的,一时之间不知道该去哪家。最后一直溜达到了这家,感觉门上的字有一点点可爱。
黄姚豆腐酿是每家都有的特色,在豆腐里放上猪肉等馅,煎炸半熟后淋上豆豉水焖煮。豆豉也是必尝,要了豆豉排骨。
点菜后,老板娘主动对我说,你一个人,给你做个小份的吧,省得吃不了。卧槽太贴心了太感动了!老娘我一个人行走江湖这么多年,好像还是第一次遇到。而且整个店就我一个客人,菜都是要现做的。门上贴的“我待客人如初恋”是真的哈哈哈哈哈。
一个人的菜量也还是很足的,米饭自己从电饭煲里盛,居家感呀。
第二天的午餐,吃了马蹄粉和小黄鱼。炸小黄鱼这边路边上也会有卖。
第三天在主街上一家号称老字号、在别人的攻略也见过的店——来群驿站吃饭,店的风格比较有文化感。豆腐酿太特色了再来一份,镇里其他菜就还比较常见,于是就点了个菜名是“乱棍打死猪八戒”的——豆角炒肉哈哈哈。这家的豆腐酿第一感觉不错,但是有猪皮啊啊啊,两个菜里都有猪皮啊啊啊……米饭自己盛,这点非常好,日常浪费米饭我也不想的。
一个人吃太多了,加上无事,我整整磨叽了90分钟,然后离开的时候,店里的奶奶对我说,这么快就走了呀——可以说是非常好客了啊哈哈哈哈哈。
走的时候结账,老板说给我一个这个,我一看是手写的收据诶!很有趣呀!
菜谱也是手写的。
古镇介绍
看地图黄姚古镇有一条东西走向的主要街道,然后南北有很多分支,是按照九宫八卦阵势布局的。本来打算按我行走的先后顺序来介绍,但方形古镇的路线其实没有先后顺序,完全因人而已,我想还是按照不同的版块来介绍更清晰——
据说黄姚有“六多”:山水岩洞多、亭台楼阁多、寺观庙祠多、祠堂多、古树多、楹联匾额多。其中我只感受到古树多、楹联匾额多是真的。而黄姚给我个人感觉的“多”是:手写广告招牌多、来写生的学生多、晾晒筛子多、猫狗多。
手写广告招牌
街上可以见到挺多这样自制的很旧式(也很岭南吧)的广告。有的是涂写在墙上,有的是刻在石头上、木头上,连最普通的招聘小广告的字体都感觉很怀旧呀。
写生的学生
街道上有很多带着画板、笔、凳子来写生的学生,成群结队由老师带着跟着机构过来的,很多来自广州 。想想也是挺适合的, 广州附近似乎也没什么其他的古镇,而黄姚平日游客很少,有足够空间让人坐在马路上画一天。而对于没有什么景点的黄姚来说,写生的学生反而成了古镇的一道风景,不少游人有乐于驻足观看。有画素描的,有画水粉的,镇上也有几个小美术基地。
p.s.看着有学生提着行李箱走在石板街,不得不说,能不带行李箱就不要带了,因为石板街凹凸不平还有台阶……
对着湖画街道是什么操作……不过就算是实景,也会参考手机照片来画,而且要在不同位置取景,组成一张构图更好的画。
晾晒筛子
镇子里可以看到挺多正在晾晒的东西,杨梅、黄精、辣椒……
这是黄精,长得像姜,也叫老虎姜。算是这里一种特产吧,药用植物,具有补脾、润肺生津的作用。
杨梅在这里出现频率也很高。
古树
黄姚有好几个数百年的古树。比较大的有:龙爪榕、 龙门 榕、睡仙榕。
树龄最长的是850年的龙爪榕——
挨着龙爪榕的是龙门榕——
睡仙榕:睡仙榕经过了许多次,因为它在街道和带龙桥之间,也是个小码头,路边有一排食肆。在树下的小板凳吃了凉粉和粽叶糍粑。
祠堂与寺庙
看地图上,古镇有好几个宗祠,但逛下来,看到的是——不开放、可入内但很荒凉的状态……
匾额楹联
这个画风也是很清奇了……
当地人生活
有一些在劳动,如挑水、择菜做饭、练摊,也有很悠闲的在打麻将、打扑克,还有在路边聚众聊天。
百岁老人之家
游人休闲落脚
讲真黄姚没什么可休闲的啊喂……
晚上在一个咖啡馆“闻香小院”坐了好久,是我看到的环境最好的一个。而且看到他们写招义工,如此在一个古镇住上一段时日,是我一直向往的吧。
还去了另一家——“花满堂”咖啡厅。这里的客栈很多都是多功能的,集客栈、水吧、餐厅于一身。花满堂也是前面是咖啡厅后面是客栈。在别人攻略看到过,环境也还可以。让我不禁想起我男神“花满楼”哈哈哈哈。
听老板娘和客人聊天,古镇的垃圾桶非常的少,因为觉得不好看,所以都被收走了。洗手间也特别少,我只在古镇门外看到过,吃饭喝茶什么的去用店铺的洗手间就好。古镇的水源用来清洗什么的就还好,但不适合喝,尽量喝矿泉水。
我的心情记
以上按不同方面介绍了古镇的情况,下面是按我自己的时间顺序,在古镇的一些地方所产生的与当即记录下的一些个人感受。
记day 1 (带龙桥、闻香小院)
不多不少的是老板娘为我做的一人份豆豉排骨和黄姚豆腐酿,不紧不慢的是听着哀乐不辨的北方民谣忘记了的呼吸,不疾不徐的是踏在磨至光滑反射着日光而又起伏不平的石板街上的脚步。
街上一个个 广州来的写生少年的素描与水粉画纸与我修饰过的数码照片,亦或终究是此时此刻眼前的这一个真实的小镇,才支撑着寂寞无言的美丽与消融掉了日复一日的的匆匆。
古镇边界之外喀斯特地貌的群山吸引我伴着小路边的粉红色青葙前行,又想起东邪西毒里欧阳锋的独白,每个人都会经历一个阶段,见到一座山就想知道山的后面是什么。我不可抑制的沿着晴空光芒下空无一人不见尽头的石子路走去,尽管我已知道——可能翻过山的后面会发觉,其实没有什么特别。
没有任何粘合物只依靠铁卯伫立在碧绿河水上的带龙桥,斜倚在码头边从繁茂枝叶中透射出落日余晖的睡仙榕,夕阳西 下后街道上纷纷关门的店铺与亮起高悬的红色灯笼的客栈,坐在路边小板凳拿着勺子给两个孙子喂饭的白发老奶奶,成群结队的穿着黑色校服的放学归家的学生与在路中间摇摆回屋的土狗,属于这个小小的黄姚古镇的一日,第一次在我眼前一如往常地步入尾声。
在夜幕降临时走进再次经过的小咖啡馆,老板娘回答我看心情几点打烊,我欣然接受那些无关痛痒的命运比如将龙舌兰日出换成自由古巴 ,依旧大半杯入肠后的面上便升起少许灼热。
逃跑计划的《一万次悲伤》第三次在背景音是老板边闲聊边轻斥两只狗与猫咪兀自叫唤的店里响起:“每一颗眼泪是一万道光,最昏暗的地方也变得明亮。我奔涌的暖流,寻找你的海洋,我注定这样,一万次悲伤”——那些我想我应该很爱却不明所以始终没能走近的人与事,该不该在记起的一瞬间空泛而实在地悲伤起来。
昏黄的草编吊灯下,倾泻了一木桌的自由古巴的苦涩与汽泡利宾纳的酸甜。得到的终究会在下一刻失去,错失的终究有一日可再遇见,时日飞逝如斯,生活无常如常。
夜晚的黄姚古镇并无想象中的空荡寂寥,毕竟之于黑暗沉寂静谧,我是一个深谙此道的人。红彤彤的灯笼的光亮还不至于旅游商业式的谄媚,四下起落的倾谈的人声述说着当地人的悠闲。轻轻跨上石阶为一只伸展着四肢趴在门外熟睡的狗拍照。
记day 2 (带龙桥)
原来带龙桥附近与我穿过的那个木门洞,就是《面纱》中为男女主开启另一种人生的所在。
眼前的这一方小桥河水瓦屋与2009年爱德华诺顿主演及制片的美国电影、1925年英国作家毛姆的小说以及作品中代表20年代中国偏远农村的霍乱肆虐的虚构地点梅潭府,形成一场时空交错的互文。
亦孔之固门楼之外的八百年树龄的龙门榕,粗壮的树根盘踞于地,错综的枝干伸展于空中,弯曲回转出一棵立于天地之间的树,缠绕交错出一个完整合一的生命体。
也许我就正处于某一个分支某一个转弯,当后退抬头仰望时才发现它是属于这参天大树的身躯的一部分,无论看似多么恣意偏离也会以某种方式聚合成一个整体,顽强得近乎自然便是如此。
大约是第十遍走在古镇的安乐街与迎秀街上,一家家类似的餐馆与数家民族风服饰店与两家平庸的咖啡馆与两个昏暗的酒吧让我如无处可去的游魂。按下锁定美的快门之后我开始觉得乏善可陈,明清时期即为经商之地的小镇,除却几个破败无人的祠堂之外几乎无处寻觅历史的踪迹,昔日的建筑与而今的店铺里几乎不闻文化的味道,沿街接连开遍一家又一家客栈我却不知这里安身之外何以为继。
可是我所想要的正是一个些许遥远的封闭的除却多余的刺激而不欲求其他的空间吧。我对周围感到厌倦而乏味,但所幸这里的封闭让我无需亦无法花心力去向外寻觅新鲜的事物,脱离日常的无所事事让我感到安心。即便告别了焦虑换上一个钟的安心,之后又旋即被索然的空无侵袭。
记day 3 (花木生客栈)
木窗棂外不觉已飘入阵阵秋凉, 天井复归了一刻宁静如我初来,傍晚闪烁的月亮白昼素颜安坐,玻璃瓶中的萤火等待夜的燃点。
空中木阁楼的地板上赤脚行走,地板随着每一个脚步说出木的语言,共触感承托着你确认自己的存在,而竹席与地毯柔和抚慰着存在的兀然。
阁楼尖顶上的透光孔与房间内的暖黄竹灯,供你蒙着面纱观望而不至乱花迷眼,在昏暗中企图与黑暗言和与光明握手,而目光如炬浅短灼烧掌中风景与远处身影。
飘入鼻腔的木头味道下一秒便再记不起,只有偶然隐现的桌上香薰的甜染上衣物。又响起唐映枫的想避世更要在世上,一如彷徨一如善忘是否年少时模样。
金兰居屋顶观古镇全景
五层楼梯一个铁梯一张凳踏上一堵石墙,四面青山一张云幕环绕着一方小镇。你就如身处某栋或破败废弃或搭建半途的房,急于兴建却不知繁衰期定死生有命,你就如身处某座或高耸嶙峋或低矮绵延的山,急于奔走却不知东西无谓南北回环。
你该如何解释那些缠绕的空洞与苦痛,就如那些迸发的美丽与快乐一样真切。你该如何解释谁都无法活在臆想的意象里,就如你所以为的难全也许不过是符号的对立。
愿在我照片里的地方就这样度过余生的人,我说过《面纱》中费恩医生是在绝望地惩罚,惩罚从不爱他只为逃离父母继而出轨的妻子,与不可救药爱上这个肤浅女人的自己。于是霍乱中的自我救赎与死亡都开门相迎,只辨不清何者避之不及何时求之不得。
尾声
有时候一段旅行,会与一个音乐人、一首歌联结起来。对我来说, 桂林是代鑫,是《妄越》,以及旅行团和他们的新专辑《感+》。而黄姚——配乐是寒洛&鼓润的《捉迷藏》,隐隐有些回应我现在的状态!
非节假日的黄姚古镇 ,人烟稀少,宁静平和 。对我来说,用三天时间,去一个古镇静静消磨时光,最合适不过。换句话说——黄姚相对来说其实非常少历史遗迹、文化渊源,也没有什么玩乐项目,是个在家葛优瘫腻了换个地方换个姿势来瘫的养老式出行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