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以北50千米的拉利贝拉,海拔2500米的约瑟夫主教山麓隐藏着一座“教堂城”。从地面看去,山坡没有什么建筑物。走近一看,11座石构教堂全部没于地下,建筑物顶端与地面齐平。原来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独石教堂。独石教堂于1974年被重新发现。距多年的考证,它已荒废了600多年。此地原名罗哈,11~14世纪曾作为扎格王朝的首都约300年,后来以国王的姓氏而易名为“拉利贝拉”。扎格王朝1181~1221年在位的国王拉利贝拉,征调5000名匠人,用30年时间凿成独石教堂。
扎格王朝为什么要雕凿独石教堂呢?据说是为了安全和隐蔽,避免外族的入侵。另一种说法是出于宗教上的考虑和需要:教堂必须同大地连成一体,建筑根植于大地,上联天体,使上界和下界浑为一体,以取得上帝的庇佑。这些教堂兼宗教、政治、军事三项功能干一身,是王室的住地、祈祷场所和防御要塞。独石教堂纯粹是宗教建筑群,周围没有民用建筑和石镇,那么教士们靠什么供养自己?有人说独石教堂曾经做过国都,实在令人怀疑。拉利贝拉处于火山凝灰岩地带,岩石裸露,群山被染上斑斓的色彩。
工匠首先选择完整的没有裂缝的巨岩,除去表层浮土和软岩,往四周挖12~15米深的深沟,而后在巨岩内预留墙体、屋顶、祭坛、柱、门、窗,将空间凿掉,精雕细刻,修饰镂空窗户,最后成为一座宏丽的教堂。在兴建独石教堂当中,不能排除使用黑色犹太人的可能性。所谓黑色犹太人,是指埃塞俄比亚的一个古老民族,为犹太人和埃塞俄比亚人的混血种。他们自称是公元前10世纪犹太国王所罗门和埃塞俄比亚女王示巴的私生子的后裔。历史学家认为此说并不可信。
黑色犹太人应是公元前8世纪亚述国俘获的以色列战俘流落到埃塞俄比亚后与土著混血的后裔。这支混血人在公元初繁衍到上百万人,后来大部分皈依基督教,成为王族的中坚,大部分国王都宣称属于“所罗门血统”。而坚持信仰犹太教的混血人则遭大规模屠戮,残部一部分沦为奴隶,一部分逃进北部的锡缅山隐居下来。扎格王朝属于“土著血统”,与犹太人势不两立,对犹太人绝不会手软,在当时劳动力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估计他们肯定使用了犹太奴隶。后来的扎格王朝,正是被“所罗门血统”的绍阿王朝取代的。
那些“顽固不化”坚持信奉犹太教的黑色犹太人,被称为“法拉沙”(意为“外来户”、“逃亡者”),最后只剩5万人,处于与世隔绝的原始状态。20世纪70年代,在头人“回耶路撒冷”的号召下,法拉沙人真的“逃亡”了,携家将雏,不畏万难,向北方的苏丹国迁徙,准备出走以色列,结果被苏丹国围在难民营内。在美国的帮助下,以色列架设了“空中桥梁”,实施秘密的“摩西行动”,派出运输机接运自己的“子民”,历时10年,运走黑色犹太人3万多人。至此,纯种的黑色犹太人在埃塞俄比亚基本绝迹了。
有人说,当时应该已经有垒砌法等比较先进的建筑技术,而拉利贝拉还是采用原始的凿岩造屋方法是因为这些先进技术失传了。凿岩造屋的水平比垒砌法低吗?这是不能自圆其说的。何况,独石教堂内有许多石碑式的雕刻品,怎么能说是技艺失传呢?这类石碑属于记功、祭祀类纪念碑,高达几十米,重四五百吨,类似于埃及的方尖碑,直到今天仍然是埃塞俄比亚古建筑的标志。种种事实表明,独石教堂是扎格王朝的拉利贝拉国王凿造的。那么,到底“黑色犹太人”是否开凿了独石教堂,至今依然没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