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吉林省的苏尔哈湖湾,原本是清朝的贡鱼村,可是随着江中鱼类的减少,渔民们在过春节之前,靠一种表演形势,吸引众多的游客参观,渔民们也开始了新的生活。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苏尔哈湖湾位于吉林省蛟河市地区,是我国东北地区较为著名的渔场之一。在满语之中,“苏尔哈”的意思是“晾晒渔网的大场院”,据传说,该地是巴拉人的发源地,他们一直过着渔猎生活,并掌握了良好的捕捞技术。
众所周知,清朝皇族源于关东地区,是女真人的后代。在白山黑水之间,山林内野兽遍地,江水中游鱼成群,其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属实是一片世外桃源之地。
清王朝入主中原以后,关外地区便被严格封锁起来,该地所产的珍稀动植物,也都被进到宫廷之中,成为了皇族们餐桌上的奇珍美食。苏尔哈湖湾以鱼质鲜嫩、品种齐全、数量奇大而闻名,并顺利成为了专供“皇家鱼”的贡鱼村。
自康熙朝以来,至后来的雍正、乾隆、嘉庆等朝,皇帝们都对贡鱼的口味赞赏不已,甚至还专门派遣大臣前去视察,并对渔民赏赐金银。
在1949年之前,由于民国的战乱状态,松花江上水流涌动,渔民们在苏尔哈湖湾依然靠着捕鱼为生。只是当时军阀割据,战乱不休,各种税负严重,致使当地渔民的日子相当清苦,早已不复当年贡鱼村的辉煌。
至新中国成立之后,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之下,此地也成立了松花江流域第一个国营捕鱼场,渔民们的日子开始逐渐富裕,江中肥美的鱼儿产量也逐步增长。可近几年来,随着科技发展的越来越快,捕鱼方式也变得更加快捷与高效,江中鱼的种类与数量开始锐减,严重影响了渔民们的正常捕捞计划。不过这一尴尬的情况并没有维持多久,因为渔民们发现了一条新的致富道路,即通过过春节之时,很多游客对开湖鱼感兴趣,他们便利用捕鱼表演来致富。
不得不说,渔民们的致富道路具有很大的开创意义,一方面可以解决当地渔民的生活与就业问题,另一方面还能建造特色旅游景点,更重要的是,渔民们脱离了以鱼为生的现状,在发扬本地特色的同时,也能间接的保护松花江的生态环境,有利于鱼类的繁殖,已经鱼类种群的恢复。
此时有读者就会好奇,既然是捕鱼,无非就是用网捕捞,为何苏尔哈渔场就独具特色呢?这取决于当地的文化传统底蕴,因为当地渔民多是郭尔罗斯蒙古人,他们在捕鱼时会遵照祖先留下的传统,举行了即传统,而且又极具观赏性的仪式。
郭尔罗斯蒙古人在捕鱼时,究竟有哪些表演形式呢?我们分步来讲:
1.诵词
郭尔罗斯蒙古人在捕鱼时,有着极其神秘且具有宗教色彩的信仰。在他们看来,鱼是江中的精灵,是河神的子孙,能够获取丰收,完全是河神的恩赐。正是因为如此,在春夏交替或冬季冰封之时,族人都会请僧人与鱼把头前来诵词,词曲的内容都是感谢自然的恩赐,并祈祷今年捕鱼能够平安顺利。
2.醒网
在诵词完毕之后,就要进行醒网仪式。渔民们各自拿出自家的渔网,依次摆在冰面之上,由喇嘛大师、族长、渔把头各自戴上面具,按顺时针绕着生火跳查玛舞,请求河神赋予渔网神奇的力量。
3.祭江
祭江是整场表演过程最重要的一步,在祭坛之上,分别立着九处燃着圣火的“火撑子”,它们会在醒网之后被依次点燃。与此同时,九处火撑子之间,族人们早就挖出了一个深深的冰洞,大师、族长、渔把头会依次向其内投掷供品,以此来祭奠感谢河神的眷顾。
据民俗专家称,苏哈尔渔村春节前的祭江醒网仪式,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是渔猎习俗中的传统精髓,同时更是特色鲜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也渐渐融合了新鲜事物,并以崭新的姿态进行传承,这是社会的进步,同时也是当地人独特的生存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