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齐河旧城

曾经的齐河旧城

旧齐河城,位于黄河左岸,临黄堤下,隔河与济南市相望。地理坐标:东经116°47′,北纬36°42′,居县境中部偏北。

齐河旧城初名耿济,又称耿济渡,东临济水。因东汉初年大将耿 讨伐张步由朝阳桥渡济水,首拔祝阿以定国基而得名。唐设耿济镇,属祝阿县。宋改称济河镇,继称齐河镇,属禹城县。1130年(金天会八年)升镇为县,始筑城池。城周长五里三十步,高一丈三尺,顶宽一丈,根阔二丈二尺。城门楼四座,铁裹门八扇,东门名“临济”,南门名“瞻岱”,西门名“康城”,北门名“拱极”。角楼四座,墩台八个。城外设隍堑,周长六里。历六百年,屡经重修或补修。至1766年(清乾隆三十一年),改土城为砖城,周长八百零九丈三尺,高二丈。顶宽一丈四尺,根阔二丈四尺,城门楼四座,东门名“朝阳”,南门名“迎薰”,西门名“阜成”,北门名“拱极”。马道门四座,炮台八座,并浚挖隍堑。施工历一年零十个月,耗白银48500两。

城东大清桥横跨大清河上,建于1548年(明嘉靖二十七年),为九省通衢之咽喉。当时,朝廷命山东巡抚沈应龙征九县夫役,委济南同知王应乾督修。发帑金17000两,历八年竣工,实耗银23万两。桥九孔飞跨,势若长虹。边置狻猊栏柱,东西桥头建坊,一额书“大清桥”,一额书“济水朝宗”,名闻遐迩。清朝诗人查慎行有“风柔自觉轻衫便,山近微嫌湿翠多。日暮大清桥畔望,一丛春树雍齐河”的诗句。至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夺大清河入海,桥被水覆。此后,在桥遗址一侧设渡口,百余年来,为省城连接鲁西之要冲。

城内建筑至明代已各具风格,殿阁亭坊错落有致。定慧寺为明永乐帝敕工部官员率内廷工匠而建,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时称济南府第一名刹。建国后曾于1959年修葺一新,列为县重点文物。寺内释迦牟尼像为铜铸坐佛,高2米余,重2500余公斤,惜毁于“文化大革命”。另有祝阿牌坊、恩荣坊、文昌阁等,扣装精妙,1959年修缮后列为县重点文物,迁城前拆除。

曾经的齐河旧城

齐河城历经兵灾战乱,至1932年(民国二十一年),城垣四周诸多坍塌,雉堞、谯楼倾危不整。1933年曾予修复。时城内有东街、西街、南街、北街、县治西、晏城驿街、南门内东、旧教场、城内西北隅、后仓街、城内东北隅、马场胡同、西门内北等不规则街道,设东关、西关、南关、北关4集市,城区面积1平方公里。1937年11月16日,齐河城被日军侵占,城内建筑物多遭破坏,四城门时常紧闭。日军投降后,国民党军队抢占齐河城,并将西、北城门诸死设防。1948年9月17日,人民军队解放齐河城,即开西门,复修城内建筑物。是年底,齐禹县民主政府定驻于此。

1949年城区非农业人口380人。1950年,齐河县人民政府定驻。之后,各项事业发展迅速,工厂、商店、文化教育设施相继兴建,城墙渐被拆除。1954年初,城内分东南街、东北街、西关街、西北街、西南街、北关街等6个行政单位,计754户、3013人。农历四、九大集,一、六小集,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曾经的齐河旧城

齐河旧城址紧靠黄河左岸,黄水自西南翻滚而下,绕城半周(东门外堤距仅465米),河水高悬,地处险要。1971年国家水电部批准兴建山东黄河北岸齐河展宽工程。1973年国务院以国发(1973)30号文件批准齐河县城迁往晏城。时,城区面积2平方公里,建筑面积212922平方米,城镇人口989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774人,有驻军、工厂及企事业单位71个。城区大部居民随迁,农户在临黄堤外侧修房台定居,分为北关、西关、西北街、西南街4村。历800余年的齐河旧城废。(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70 字。

转载请注明: 曾经的齐河旧城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