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太白居士
我一辈子顾虑我的灵魂,我永远一手拿着酒瓶,注视人生的曲折打击与黑暗……生存,就是一无所有地活着。
1920年8月16日,“醉鬼诗人”查尔斯·布考斯基出生。
布考斯基是一位多产的作家,一生写了数千首诗歌,几百篇短篇故事,六部小说,总计出版了110本书。人们痴迷他,将他称为“底层桂冠诗人”,他的作品被称为美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声音之一。
布考斯基的作品不写诗意的浪漫或花前月下,都以“垮掉一代”式的颓丧和真实为标志,用最口语化的表达描写醉酒、贫穷、绝望和性。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诗人,不仅受到了大量读者狂热地追捧,连好莱坞名人和政客都公开宣称是他的粉丝。如今网络上四处流传着布考斯基的“金句”,俨然成为当代“生活真谛”的代言人。
布考斯基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布考斯基
首先,他是自卑羞怯又反叛的德裔美国丑男人。
20世纪20年代,年幼的布考斯基跟随德裔父母移居美国西海岸。尽管德裔移民是美国种族中最大的群体之一,但一战后美国的反德情绪依然严重。
作为社区里不受待见的德国移民,布考斯基小时候极少和同龄孩子一起玩。直到上中学时,布考斯基还是常以“观察者”的身份看待他的同学们,他觉得同龄人的游戏“非常无聊”。
雪上加霜的是,青春期的布考斯基爆了很多痘,使他脸上的皮肤坑坑洼洼,显得凶悍又苍老。这让原本就不善交流的布考斯基更加自闭自卑。在毕业舞会上,布考斯基没有舞伴。他在会场外面透过窗户,看着他的同龄人穿着大人的衣服,像大人一样地跳舞、交谈。
后来他说,这两件事他都不会做。站在会场外的布考斯基还被校园的安保人员发现了,他们说布考斯基看上去“至少20多岁”,警告他不要撒谎假装自己是学生了并把他驱逐出校园。
从小被动作为生活的“旁观者”,布考斯基对于他人和环境的细微变化十分敏感,也很强硬,对于试图霸凌他的人,总是奋力的还击。
此外,向内发散的习惯也让布考斯基发现“我喜欢我自己,我就是最好的娱乐了”,13岁就开始“认真”喝酒。不过,布考斯基的局外人身份在成年后则更多表现为他的主动选择,他说:我不讨厌人类,我只是更享受他们不在我身边的时候。
布考斯基
其次,布考斯基是“地狱海明威”、“洛杉矶惠特曼”。
这是因为,与海明威一样,布考斯基的语言风格是“极简”的。他的诗以纪录性很强的独白体为主,诗中鲜有隐晦的表达,更多的是对生活的原生态纪录。他认为学者是用晦涩语言表达简单事物的人,而艺术家则用简白的方式表达复杂事物。
布考斯基的诗和小说语言粗狂,即便他有着丰厚的阅读背景,热爱莎士比亚、劳伦斯等正统小说大家,但他的作品只用简单的词语,有着惠特曼诗一般的粗犷生命力和反叛性。布考斯基曾说,他认为米老鼠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之大,是超过莎士比亚、弥尔顿、但丁、列宁或梵高的。
不同的是,布考斯基比海明威或惠特曼更“接地气”、更直接,作品的主题也更“俗”。有人统计过, 90%布考斯基的作品离不开酒和性。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甚至因为他的连载《脏老头手记》中出现了大量下流的俚语,而为他建立了记录档案。他用最通俗的语言,讲最脏的故事,用最直白的方式告诉读者他想说的。
布考斯基的读诗会
最后,他是美国底层桂冠诗人。
1986年,《时代》杂志称布考斯基为“美国底层桂冠诗人”。布考斯基前半生是积累的阶段,而成功则全部爆发在人生的后半阶段:书店里丢失最多的是布考斯基的诗集,朗读会场场爆满的也是布考斯基的朗读会,玛丽莲·梦露、马丁·路德·金都是他的粉丝,他的作品还被好莱坞改编成电影,让他成为世界闻名的洛杉矶酒鬼诗人。
他年轻时的作品常遭出版社拒绝,写作生涯的不顺利促使他开启了自称为“醉酒十年”的时期。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布考斯基靠打零工为生,终日醉酒,周游美国,收集了大量底层生活素材。
不过大部分时间,布考斯基还是居住在洛杉矶。这座城市是布考斯基作品钟爱的主题:西海岸、洛杉矶、好莱坞,是美国的梦之地,许多人为了追梦而来,以炮灰终了。布考斯基笔下不羁的单身汉、失败的酒鬼作家,让社会的“失败者”们发出了声音,承认了他们的存在。
《时代》杂志称布考斯基魅力的秘密在于,他把自白式诗人的形式和一个低俗小说主人公的沉稳完美结合在一起。正是他为了自己而写作的态度,给了观众一种奇异的认同感。
在经典文学精雕细琢的文字和精妙情节的对比之下,布考斯基的作品显得质地粗狂又原始,只是不论是读者还是观众,对于在那个永远处在烟雾缭绕之中,大喊着“给我啤酒!要不我就下台了”的又黄又丧的老头,实在是没有抵抗力。
历代评价
布考斯基是为普通人、为街头流浪者写作……他看到了角落里谁也没有去过的那么远的黑暗。
——汤姆•威兹
2. 这世界有两种人,一种是心灵可以被改造的,一种是无法改造的。
——陈升
声明:图片来源于互联网,文字为【太白居士】原创,
部分数据参考相关权威网站欢迎您评论、点赞,雅正
版权作品,未经 【太白居士】书面授权,禁止剽窃、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