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安徽天柱山,游客如果选择西关环线,那么天池峰是必到的顶峰观景之处。天池峰是天柱山第二高峰,海拔1426米,在天柱山主峰区,天柱峰南约500米。
一路经由大龙窝索道,经振衣岗、象鼻石,到了通天谷有两条线可走,或右往神秘谷,或左去总关寨。两处皆有妙处,但蜿蜒曲折,通过之后,就可前往瞻仰皖公神像。继续上行不久,就可以到达天池峰顶。上山的路径三言两语讲完,但身体力行恐怕也要两三个钟头才能走完吧。
或者从良药坪往上走,登上一千七百七十多步石阶,经过拜岳台,沿着七弯八曲的幽径,向西望去,在那海拔一千五百米的高处,一个偌大的峭石陡壁就是天池峰了。
天池峰头为赭色巨岩,北岩顶平面,约10平方米,有天然凹宕两个,深不盈尺,积水莹澈,终年不涸,人称天池;峰名源生于此。明丁钺在《岳顶天池》诗中曾凤趣地发问:“能润山前几处亩?”稍有风起,水珠飞溅,如喷珠撒玉。峰北悬崖绝壑,人不敢俯视,因称试心崖。此峰与天柱主峰隔壑相对,晴明天气,可历数主峰木石,是饱览天柱雄姿的最佳处。壑中云蒸霞蔚,紫雾晴岚,时或出现“佛光”。
峰顶偏西南,中裂两道不可见底的深坼,坼宽各米许。前人仅架两截条石为桥,恍如天台石梁,人称渡仙桥或试心桥,因深坼中无风之日也有冷气上冲,是就其“非仙莫能过”,“非无隐私者莫能过”之义而立名。前人曾作诗戏曰:“莫谓心难试,请君渡此桥。但能鉴白水,即可对青霄”。顺治志称“天池峰上有丹瓮岩,两相挟,中如瓮”,亦指此处。又以两桥之间仅尺许,三步即可越过,俗称三步两道桥。桥畔老藤垂花,修条蔽谷,此处观日出、晚霞、雾潮、云海最佳。相传,明文人状元刘若宰常来桥上弹琴,取名天乐台。侧有天狮、少狮两峰,皆险绝。
有联曰:壮壮胆,胜似闲庭信步,一跨而过;捏捏心,却如临深履薄,寸步难行。
凡登天柱山者,都会在天池峰顶、试心桥畔一览群峰。东望天柱峰,凌空耸起,如剑倚天,如承掌露,叠如层塔,矗似笋尖。壑外诸峰,星罗棋布,变幻于烟岚云雾之间,大有“群峰奔来一峰起,千丈芙蓉碧霄里”之势。西看飞来峰巅,有块巨石如帽,戴于顶上。衔珠峰顶,两岸夹一圆珠,鬼斧神工,令人啧啧称奇;两峰近在咫尺,似乎投足可越,但中隔巨壑绝险,可望而不可及。俯瞰东南处,麟角、复盆、天狮诸峰,皆隐约在烟波云浪之中。正是“不曾凌绝顶,难识皖山高,身在层宵上,江湖一羽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