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站到了,距安化还有3小时船程
安化老码头,左边是铁路,右边是水路
文:洪漠如
安化黑茶异军突起,很多寻茶的朋友打开12306,在目的地栏目输入安化站,然后从四面八方为茶而来,抵达目的地之后,惊讶的发现,自己虽然确实踏上了安化的大地,但是距离安化黑茶的核心产地,还得坐3个小时的船。安化旧称梅山,梅城是安化县城所在地,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几次来安化调研。这一片蛮峒之地,对于国民政府的秩序并不满意,藏着非常深厚的反叛基因。毛泽东发现,这片土地适合发动农民运动,在他学生时代,随萧子升造访安化,留下了非常多的典故。在大革命失败之后,他又化名潜入安化,寻找革命同行者。安化也为革命付出了血的代价。
日本人的调研报告
于民族大义而言,安化在无形之中粉碎了侵略者的阴谋。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在执行大陆政策的时候对满蒙进行了调研,彼时他们就发现了假如要长期占领满蒙,首先就要解决行销满蒙的砖茶问题。针对这个问题,日本的间谍曾经深入安化,对于安化黑茶的生产,产品特性做了摸底调研,同时也强调了欲统治满蒙,首先要占领武汉。汉口是当时的茶叶集散地,占领武汉,接管俄国人在武汉留下的砖茶产业,然后建立统摄满蒙的基础前提。近代史以来,中国茶产业丧失了在世界上的主导权,1918年前后,中国茶叶的出口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之后就一蹶不振。面对1939年的局面,日本人占领了武汉,所有的一切都按照侵略者的构想在发展。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彭先泽在安化又重新整合了产业,保障了对边茶的供给,粉碎了侵略者的野心。
“战时黑茶之路”
武汉沦陷,茶路中断之后,彭先泽就选择了另一条运茶路线,这期间,从安化江南逆流而上,源源不断的砖茶从下游运抵上游,然后装车中转。彼时的安化,已经成了抗战的大后方,潜伏在烟溪的兵工厂,被日本轰炸机一次次侦查,最终也没有发现蛛丝马迹。位于资江沿线的航道,也在飞机的俯视下默默地运行着。安化是一片热土,因为它藏着绝处逢生的能量,大革命失败以后潜伏在安化的毛泽东,抗战时期选择回家创业的彭先泽,乃至早年间蛰伏于安化小淹的左宗棠,归隐安化的湘军将领,一段段传奇,勾勒了这一片锦绣大地。
平口码头,80年代家家有小船,抢船位如同抢车位
在安化平口,我有很多相识的故人,她们因茶结缘,不管是否在这个产业内耕耘,谈起茶一个个依然是眉飞色舞,精神抖擞。琴姨是我早年间的事业伙伴,合伙那会儿我叫她刘姐,后来发现,我和她女儿是同龄人,所以改口叫了琴姨。她是个生意精,但是经营黑茶还在摸索,在平口她介入的还都是民生产业,关乎衣食住行。在她眼里,柴米油盐酱醋是刚需,唯有茶是一个弱需求。这个判断和北京的六必居倒是很同步。六必居之所以叫“六必居”,就是因为他们的创始人认为,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是必需品,茶是一个弱需求的产品,所以六必居选择了经营必需品,前六件事都干得很好,唯有茶望而却步。但是即便如此,让琴姨引以为豪的还是茶,和人聊得最多的也是茶,她也收藏了很多安化黑茶,与朋友分享,与远方的客人谈自己对于安化黑茶的理解。
平口物质转运仓遗址,当年的茶仓已经拆除了
琴姨讲,平口作为安化站的特殊位置,曾经也是一个重要的运茶枢纽。80年代,平口有茶叶中转仓。提到这里的时候,我在脑海里回想白沙溪档案。80年代白沙溪的运茶路线依然是从小淹到顺流而下到益阳,或是入洞庭到汉口中转,水陆联运形成了很多中转点,益阳、岳阳、汉口都是中转点。平口的茶叶中转确实也存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安化也冒出了很多生产边销茶的作坊,他们更多的是进入库区,沿资江在平口中转。平口的老码头上来就是火车货运站,联运非常便捷。
安化的交通布局,是基于对资江水运的理解
我曾经不理解,为什么安化段的铁路要在平口?当你真正站在平口你就能理解当时对于运输枢纽的规划。进入安化的物质更多的是通过铁路抵达平口,平口处于资江上游,在平口做物资中转,顺江而下,可以辐射的县域面积更宽。安化县域范围内的特产和物资,顺着资江往下游汇集,然后集中到下游资江航道,入洞庭进长江也很便捷。安化早期交通枢纽的规划者,将资江水运发挥到了极致。我们想象一下,将铁路修到安化县城,反而没有这种优势了。只是回到眼下,安化县城没有铁路,感觉没有那么便捷。不过长期以来,安化人已经习惯了这种进出路线,这是历史的安排,我们懂得了其中的细节,就能知道先辈们所做的精妙设计。(资料来源:光阴夜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