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笛溪有酿制米酒的传统,在火塘边喝酒吃肉,暖意融融,足以抵御冬日的寒冷和寂寥。组图/记者金林
带着烟火气的腊肉,是乡愁的味道。
苍山如海,田园如梦。山水不曾相识,田园却让人倍感亲切。牧笛溪是远离了现代生活的原乡,是人类曾经失落的家园。我们感动于这里的野性与质朴:粗粝的石头筑造的路与台基,木头修成的屋舍,取自于山间的清澈水源,能够在山间飞翔的家鸭,自家酿制的酒,烟火中悬挂的腊肉,以及那些无比乐观开朗的村民。
三座大山围合成一条狭长的谷地
牧笛溪村地处张家界的最南端。翻过山,就是沅陵的火场乡。与张家界大多数地方不同的是,它属于沅水流域。牧笛溪是名副其实的传统村落,2016年,牧笛溪村被收录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我们在牧笛溪,窥见传统社会中人与自然融合的智慧。
山间溪谷,是牧笛溪的地理风貌。这样的地貌,适合看风景,但却不一定适合生存。相比于湘北洞庭湖平原的广袤丰饶,这里可耕种的土地实在是太有限了。仅有山谷间的坡地可以用来耕种。我不知道远古的人们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生存环境。然而,真正令人敬佩的是,面对这样的生存环境,他们依然存活并繁衍了下来。我们这个民族,在极为有限的技术条件下,用智慧把自然条件运用到了极致。所有的自然物质,都在这里被得到最充分的利用。
站在山坡上,可以看清牧笛溪村的基本格局。三座大山围合成一条狭长的谷地,牧笛溪的溪水从谷地间流过,它也是全村的中轴线。溪水一侧是错落的梯田,另一侧则是呈梯级分布的吊脚楼。最高一层则都是茂密的林地。房屋与房屋之间,由各种曲折环绕的石子路连接。自然肌理,在这里得到了最完好的保存。
石头是山里最多的可用之物。
山间修建梯田时土地里翻出的石头,以及溪流中的大鹅卵石,被人们用来修葺道路和台基、围墙。这些由不规则的石头砌成的道路和围墙,有着纯天然的美。它们看起来是那样的无规则,却又被整体的规则所约束。石头间生长着翠绿的蕨类植物,偶尔也有林荫千里光的花朵成片出现,构成最纯味的田园意象。
土家族吊脚楼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木材有着更为广泛的用途,最主要的当然是建筑。牧笛溪村的土家族全木制吊脚楼是一道壮丽的景观。
读懂湘西建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觉得无序,但无序中似乎又有一种不同的逻辑。你觉得它很美,但又不知道美在何处。这是一种由无序的个体组成的整体美。湘西民居看起来错落混乱,高低不同,朝向各异,规格不一,是一种无序的状态,但它在整体上与自然肌理相吻合。以无序为有序,正是湘西的建筑格局之美。
牧笛溪的建筑,是经典的湘西干栏式民居。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吊脚楼”。这是为了适应山坡地的环境而产生的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古人没有能力推平大面积的山地,便顺其自然地利用地形,盖起了吊脚楼。这种吊脚楼,完美地利用了空间。上层居住,下层饲养家禽家畜或堆砌柴火杂物。密集的吊脚楼沿着山势在牧笛溪村呈现从高到低的4-5层分布,与山势融为一体。中国传统文化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即使是在这遥远的山村,也可以见到这种文化基因的体现。
石头的坚固庄严与木材的柔美营造出了土家族吊脚楼的建筑气质。
吊脚楼的材料全部为木材。木料取自于山中大量生长的杉木。能够实现就地取材,且方便加工。木结构是中国传统建筑的主流。以木为梁、为柱、为枋、为椽、为檩,拼合出一个极为精致复杂的结构。牧笛溪村的吊脚楼同样也体现出这种精致感,透过悬山下的空缺,可以清晰看到整栋房屋的结构之美。
飞檐翘角,是湘西建筑的显著的美学特征。这种设计,比大多数的中国传统建筑更加张扬。也许这正是湘西土家在民族开朗和豪放性格上的一种体现。
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以保护为先
土壤是农耕民族生存的根本。张家界属于湘西北山区,人多地少,土地状况完全无法与同在湖南的洞庭湖平原相比。牧笛溪所在的狭长山谷中,土壤同样稀少。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生存下来。这里的最好的土地位于溪水的对岸,人们把它们作为最主要的耕作用地,修建了梯田,用来种植粮食和蔬菜。溪水另一侧的土地相对贫瘠,则被当作建筑用地。即使是建筑用地,屋舍间的小地块也被巧妙地利用了起来,作为小型菜地使用。建筑和耕地之上,是高大的山体,这些无法盖房子也无法开垦的地方,全部都是林地。它们为牧笛溪的人们提供着木材和水果。
牧笛溪的饮用水,来源于大山。只须从山间插入水管,便能蓄积出一池清澈的碧水。人们用水灌溉、饮茶、酿酒,而溪水,则主要是用作洗衣和养鸭。甘洌的水千百年来滋养着这个山中的田园,从未止息。
这里的山、水、石、林、路、屋通常都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不变的,唯一更替的就是人,而人的繁衍似乎也未有太大的变化。村里至今几乎还都是符氏族人,只有百多年前迁徙过来的老袁家是外姓。他们是从沅陵的另一个村庄迁徙而来,那时的牧笛溪村,叫庙岗和醒家峪,它们都曾归属于沅陵县。
牧笛溪令我们深思: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让人们世代坚守于闭塞的山村?答案也许是精神中那种无法断裂的自然生命意识。对于滋养了生命长河的乡土,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有着农耕文化基因的民族,只需要一条河流溪谷的狭窄地理空间,便能把数十年的人生过得充满了生活意趣。
看起来富有田园诗情画意的牧笛溪,在闭塞的山谷中,历经千百年而存在。这种存在,实则是一种“有生存,无发展”的停滞状态,而日益空心化、老龄化的人口状态,让乡村的未来变得更加迷茫。
所幸的是,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牧笛溪村的状况已得到极大改善。作为“全国旅游扶贫重点村”,牧笛溪村的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就是以保护为先。人们深知,这个村庄里最大的财富,就是它原生的自然肌理与留存了土家族文化的吊脚楼建筑。这是一种“不变之变”,改变的是贫困,不变的是永恒的田园之美。
撰文/本报记者常立军
【来源:潇湘晨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