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长安街灯光璀璨。14座立体花坛成为热门打卡地,市民走上街头欣赏花坛,祝福祖国。
天安门广场上,一对母女在“祝福祖国”巨型花果篮前拍照留影。本报特约摄影 杜建坡
昨晚8时,西单东南角的“绿色生活”花坛边,已经聚拢了几十名市民游客。他们有的是晚归的白领,有的是逛完街的市民,路过时都禁不住被花坛吸引,停下了匆匆脚步。他们虽然素不相识,却热情地互相帮忙,拍照留影。
昨晚,华灯初上,在西单路口的各个花坛前,很多市民前来打卡。 本报记者 程功摄
“这座花坛左边有一顶帐篷,一家人在野餐,这不是今年春天最火的露营么。”在附近工作的市民王婷依感叹花坛太时尚了,“能从中看到时代的变化,也能找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既喜庆大气,又贴近生活,是很多市民围观花坛的共同感受。西单西南角的“富裕生活”花坛,描绘了五谷丰登、瓜果满仓的丰收场景。“爸妈,我刚下班,正好路过长安街。给你们直播下花坛,漂亮吧?像是咱家麦收的季节不?”一名外卖小哥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把送餐车停在路边,给家乡的父母拨通了视频电话,在温馨的家常话中扫去一天的疲惫。
在西单东南角“绿色生活”花坛前,市民拍照留影。本报特约摄影 杜建坡
在北京双子座大厦前,市民拍摄“喜迎盛会”花坛。本报特约摄影 杜建坡
昨晚,在东单路口西北角“开放发展”花坛前,市民合影留念。本报记者 邓伟摄
昨晚,在东单路口南侧人行天桥,很多市民驻足观赏“协调发展”花坛。本报记者 邓伟摄
9月25日,随着14座花坛正式完工,东至双子座大厦,西到京西宾馆,长安街沿线被装点得美不胜收。东长安街7处花坛展示祖国的辉煌成就,西长安街7处花坛描绘人民的幸福生活。一座座造型精美、寓意丰富的花坛,成为市民们围观、打卡的热门地点。
来打卡的市民中不乏资深的花坛爱好者。“我年年关注你们写的新闻,只要一完工,立马儿过来拍几张照片。”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子告诉记者,他家住劲松,一周之内已经两次打卡长安街花坛。上次是白天去的,拍了国贸附近几座花坛,发的九宫格朋友圈有好多人点赞。这次特意在晚上来,想记录花坛的另一种美。“我发现,今年的花坛数量比前几年多,像双子座大厦、长安大厦、军事博物馆前广场、京西宾馆西门,这些点位都是新增加的。所以今年的花坛之旅要持续到十一假期了。”
一弯月牙高悬,宇航员在遨游太空,中国空间站、玉兔号月球车等园林小景栩栩如生。这座花坛矗立在东单路口东北角,主题为“创新发展”。它不但造型新颖,还是今年应用了最多自育新品植物的花坛。正因如此,在这座花坛边驻足欣赏、啧啧称奇的市民特别多,即便是夜晚,也时常见到蝴蝶在花丛中飞舞。
昨晚,在东单路口东北角“创新发展”花坛前,市民拍照留念。 本报记者 邓伟摄
“这是一串红吗?”一位女士仔细端详着不远处的花境,里头的一串红是从未见过的浅紫色。她的问题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众人一起识花辨草,发现了好几种平时不常见的植物,比如白心粉边的小菊、白色绒毛的狼尾草、叶子粗糙如岩石的秋海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真特别,真好看!”“这是新研发的品种吧”……
建国门附近长安大厦的“绿色发展”花坛,是被小朋友们围观最多的地方。这座8.5米高的花坛中有绿水青山,也有大熊猫、亚洲象、白鹤和梅花鹿。在花坛前,很多年轻的父母为孩子们拍照留念,还有人讲起了去年在中国云南,亚洲象北迁又回家的动人故事。
昨晚,在东单路口西南角“共享发展”花坛前,一对母女自拍。本报记者 邓伟摄
长安大厦前“绿色发展”花坛将绿水青山融入长安街夜色。本报记者 邓伟摄
十里长街处处花团锦簇。有人驻足欣赏,有人拍照分享,欢声笑语凝结成对新中国的祝福:生日快乐!
(原标题:花团锦簇迎国庆 市民打卡长安街)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朱松梅
流程编辑:u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