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在山东威海湾刘公岛昔日北洋海军基地东侧海面,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队成功将一块重约18吨的定远舰铁甲起吊出水,让世人再次目睹铁甲的真容。对此,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了定远舰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山东领队、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室主任王泽冰,讲述铁甲出水激动人心的瞬间。
铁甲起吊出水瞬间。随访者供图
装甲板呈凹形
背面有若干安装孔
去年9月,“定远舰”沉舰遗址在威海发现的消息冲上热搜,当时王泽冰在接受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专访时谈到,去年8月,水下考古队员在探沟抽泥时发现一块长2.8米、宽2.6米、厚30多厘米的装甲板。如此大的装甲板是证明沉舰身份的重要物件。
时隔一年,这块装甲板终于在清末中日黄海海战126年纪念日那天“浮出水面”,令人振奋。王泽冰介绍,他们从9月17日开始起吊工作,现场采用船吊方式,找来专业打捞队,对装甲板进行水下捆绑、加固。然后把装甲板从考古队工作的区域进行垂直起吊。“这块装甲板约18吨,比较重,起吊过程中我们不断观察水下装甲板起吊的姿态,一直到傍晚6点多,装甲板终于出水。”
装甲板出水后,考古队员首先将其放在停泊船上。第二天上午,队员对装甲板进行了清洗,发现正如之前判断的一样,装甲板有一定弧度。在其反面,队员们发现8个较大的安装孔,应该是当时将装甲板安装到船上的固定孔。这些孔分布不是特别有规律,残存基本是空心的,但有一个孔里面有锈,可能是有铆钉锈在里面断了。“我们初步推测,是不是日本人当时在破拆时,铆钉一下断了,这块装甲板便掉到泥里,因而能够残留下来。”
清洗完后,考古队员对装甲板进行了现场三维拍摄,测量具体尺寸并详细登记。然后,队员们对装甲板进行第二次捆扎。这次是在陆地上,条件比水下适宜,队员们使用了一些棉被,防止钢缆把装甲板拉伤。
装甲板从停泊船上起吊后,被放到刘公岛一艘小型停泊船上,驶往刘公岛铁码头。两辆吊车将其吊到一辆平板车上,随后放入半个多月前就做好的文保室脱盐池内。之后对脱盐池封顶,这样装甲板就进入室内保护起来。
后续将对船尾解剖
希望发现文字性遗迹
据记载:定远舰铁甲为康邦铁甲,即钢面熟铁甲的复合装甲。铁甲为一整块,高2.832米、宽2.60米、厚0.305米,重约18.7吨,是定远铁甲舰身份的关键证据,也是本年度定远舰遗址水下考古工作的重要收获。
据悉,威海卫是中日甲午战争的终战之地,为探明威海湾内北洋沉舰的保存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受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委托,自2017年开始,由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牵头,联合山东省水下考古研究中心、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和威海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调集国内水下考古、物探人员开启了威海湾水下考古调查工作,并于2018年夏在刘公岛东村外发现一处沉舰遗址。
2019年夏,对沉舰遗址进行了第一期专项调查,确认为原主炮台位置,首次发现了一块铁甲,确定为清北洋海军旗舰——定远舰的防护装甲。为进一步核实定远舰整体保存状况,2020年8月至9月再次开展定远舰遗址第二期调查工作。
“今年我们收获很大。”王泽冰说,他们在三号疑点区域还抽到了上千枚子弹,以及一些各种尺寸的炮弹头。“目前初步统计,光子弹就出了将近1000枚,但大多数都是打过的,也有很多没击发过的,还带着铅弹头。我们还发现了大量电拉火,很多都没使用过,还带着铜丝。此外,还有较多铜构件。”
“综合来看,我们基本上能确定船的性质,现在唯一缺乏的就是文字性的东西,如果像经远舰或者是致远舰,能出现一个带文字餐盘的话,那就更完美了,我们现在一直在寻找。”王泽冰介绍,后续他们将再利用这3到5天的时间,对船尾区域进行解剖。因为船尾基本是生活区域,希望能有遗物出水。解剖完船尾后,大概在本月底,整个水下考古项目基本就结束了。
体量巨大的装甲板
再现定远舰辉煌
项目结束后,考古队员将对定远舰遗址进行原址保护。“另外,我们也会积极跟国家局申请后续对船体的一些解剖,这条船毕竟有94.5米长,现在底部残留通过物探发现的分布范围有84米左右,所以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这两年我们只是零散地解剖了一些局部,对整个船的保存现状还不太了解。”王泽冰说。
对于装甲板出水的意义,王泽冰说,“这是一个阶段性成果,我们终于有自己的定远舰本身的文物了。日本拆除船上一些部件设备后,在日本建了定远馆。之前我们国内一直没有定远舰的东西,这次出水这么大的装甲板,我认为应该是国内唯一的一块。如果放到甲午战争博物院,可以作为镇馆之宝。”在王泽冰看来,装甲板保存状况较好,对爱国主义教育有重要意义。“我们不遗余力把它提取上来,目的就是想把它展示出来,让大家亲眼见证定远舰曾经的辉煌与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