埭头村侨厝
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漫长的海岸线上,古港深沪湾涛声依旧,沿着这片碧海往西不远,有一个“最美乡村”——龙湖镇埭头村。
拼搏海外 浓烈乡情走进埭头村党群服务中心一楼,乡贤议事厅上的“知党情、听民声、懂侨音、谋发展、促和谐”格外醒目。其中的“懂侨音”,更让大家明了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侨村。在埭头,可谓是“家家户户都有侨”。
埭头村隶属龙湖镇区中心行政村,古称岱阳,其地为阳溪入海冲积区,里人筑埭围攻海为盐场,埭头村由此得名。如今,在这片1.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 309户1000多位村民居住于此。
曾经的繁华古港千帆竞渡,昔日的阳溪水流潺潺,期间船舶往来航行,埭头人从这里漂洋过海,走向世界。如今埭头村有2000多名旅外侨胞,足迹遍及菲律宾、印尼、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
遥想当年,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埭头村的老一辈漂洋过海。然而茫茫大海,风信难测,海的那头,又是未知的世界,前途茫茫,带上亲人赠予的一抔故土,一杯家乡的水,他们开始了艰辛的旅程。
在遥远的他乡,无依无靠的异乡游子历尽艰辛,没有背景,语言不通,然而他们无怨无悔,深藏着对至亲的思念,心怀着对未来的期盼,他们脚踏实地,爱拼敢赢,终于开创出属于自己的事业和功绩。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无论走了多远,无论去了哪里,海外游子总是频频回首,时时牵挂着故乡的发展,一代又一代的海内外乡贤投身家乡公益事业,为建设埭头尽心尽力。
难忘乡根 心系桑梓悠悠岁月,断不掉的是根。村里的那座吴氏宗祠始建于1563年,是海内外埭头村人的血脉所在。一代又一代的人在这里寻根问祖,在这里追念先辈的丰功伟绩。
1993年,历经456年岁月洗礼的吴氏大宗祠重修,埭头村的旅外侨胞们纷纷解囊。“念祖德侨胞集资修建宗祠,启后秀族亲励志树立高风”,一笔笔的捐资代表一份份赤子之心,融进了宗祠的一石一木中,也记在了不朽的石碑之上,让后代铭记。
始建于1368年的保生大帝镜山宫,几百年来,春夏秋冬,香火不断,人们在这里祈求平安福寿。2000年重建之时,海内外乡亲更是大力支持,如今庙宇重光,雕梁画栋,古朴宏观, 成为埭头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漫步埭头村,一个清幽秀丽的天然池塘映入眼帘,这里小桥流水,绿波荡漾,一栋栋现代民房和古红砖厝、吴氏宗祠、镜山宫、文体活动中心环绕池塘四周,散发着浓厚美丽的乡村气息。
可谁曾想到,如此美丽的一景,曾经却是发臭的“龙须沟”。在时任村两委和老人会的带动下,全村投入了一场力度前所未有的整治行动,海外侨胞鼎力相助,终于让这片10亩鱼池焕发生机,成为全村最靓的景观。
2017 年,对于埭头人来说是特殊的一年:这一年,举办了龙湖镇第二届保生慈济文化节暨埭头村慈济大楼落成典礼;旅菲晋江埭头同乡会有了属于自己的会址;此外,港澳晋江埭头同乡会也在这一年成立了,可谓“三喜临门”。
2017年的4月3日,埭头村举行第二届保生慈济文化节暨埭头慈济基金捐赠仪式,120名海外乡贤聚集一堂,海内外乡亲为基金会筹集资金约900万元,80%以上的村民平均捐款1万元以上。一生慈悲济世为怀的吴真人是保生大帝的前身,作为闽南人的重要信仰,扶危济困的慈济精神也在这里发扬光大。这个埭头村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建设筹资,也记录在石碑里,让故事永久传唱。
同心同德 最美侨村近年来,海内外的埭头人齐心协力,共同打造宜居宜业的文明先行村,力求做到精神美、环境美、和谐美、人心美的“最美乡村”。
在埭头村,一座7层总面积4500平方米的慈济基金综合大楼已经拔地而起,成为埭头村的新地标。大楼设有店面、慈济基金管委会、青年联谊会、侨务工作室、多功能室、老年人公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