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道顿堀、心斋桥,导游说没人敢卖假货,感觉规模比王府井大

我对转市场最不感兴趣,不管多么有名的市场,我都不想转。老伴正好相反,特别喜欢转市场,为哄老伴高兴,我往往会装出很喜欢的样子,陪着老伴转。

到日本后正式游览的第一天的最后一个项目就是转市场,去的地方叫心斋桥商业街。按照凯撒安排的行程,转的时间不少于90分钟。

转道顿堀、心斋桥,导游说没人敢卖假货,感觉规模比王府井大

游览大阪城公园到下午3点,集合上车之后就去了心斋桥商业街。下车后导游带我们进了一条街,街口的上方的牌子,上写着“道顿堀”。进街后走到一处楼外悬挂黑牛模型招牌的地方,导游停下来说,现在就在此处解散,6点钟大家还在此处集合,并要求大家记一下这个地方,我怕记不住用手机拍照了一下街景。导游还说,回酒店不再安排晚饭,大家要在此处就餐。这里有在中国已出名的“一蘭”拉面,虽然略贵,但绝对是正宗,感兴趣的可以去吃。

转道顿堀、心斋桥,导游说没人敢卖假货,感觉规模比王府井大

为什么去心斋桥要进道顿堀?导游没说,从道顿堀怎样去心斋桥导游也没有说?路人又不方便问,就只能看着街上的日本汉字乱找了。回国后我才从网上查清了是什么回事,原来这片商业街中有一条人工运河,名为“道顿堀”,而我们进的这条街紧靠运河,所以街口的标牌也是“道顿堀”。这条街是条东西向的街道,街上多饮食店、影剧院,很繁华。

解散之后,我俩先去找“一蘭”,打算转完街之后在这儿吃饭。我们向东走不远,就看到对岸的“一蘭”,在桥上一看,“一蘭”门口有人在排队,就决定不在这儿吃了,怕排队没有准点儿,耽误了集合。

我们回返找到道顿堀与心斋桥商店街交叉路口,然后向北走,路边都是商店,印象中药妆店居多,还有百货店、饮食店、时装店、钟表店、箱包店、内衣店、杂货店、鞋店、珠宝店、眼镜店、饰品店等等。路两侧还有东西向的街,街内商店看上去与心斋桥商店街大同小异。听说从一条街过去可以到“美国村”,那儿也很有意思,可我俩怕迷路,没敢去。

转道顿堀、心斋桥,导游说没人敢卖假货,感觉规模比王府井大

走出去不太远,我们就找到了心斋桥,不过它不是一座桥,而这是一条装有透明顶棚的商业街,街口上方有“心斋桥筋”四个字,我猜测那个“筋”可能就是“街”的意思。里边的商店与外边的没有明显区别,如果硬要说区别,就是人更多,跟挤在电影院差不多。我俩本来就没买东西的计划,挤来挤去又觉得不舒服,没进去多远,就原路返回了。我认为这个商店另一端肯定也有出口,但出去后怎么找回到原路,就不清楚了,所以也没敢往前走。

听口音转这个商店的日本人居多,按照在中国的经验这儿的东西肯定货真价实,可与外边的比较我也没有发现有什么区别。导游曾说日本的东西没有假货,也不会阴阳标价,你们可以放心买。感觉可能有些道理吧。

之后,我们找地方吃饭,街上有好多买小吃的,老伴看到别人吃得很香,也想买,可到摊前细看之后,又吃不想吃。后来看到一个小吃店边上排着长队,就赶紧排在后边,因为排队的基本都是日本人,他觉得肯定是当地正宗美食。排到店前就可以看到店员操作了,将比乒乓球略小的像丸子一样的东西,放入布满半圆形的金属板锅,一坑一个,然后放在电炉上烤,烤熟就趁热买给游客。老伴买了6个,500円。老伴吃后说,不好吃,味道不正。我买了3个烤串,450円,感觉味道也委实一般。

老伴吃完“丸子”,说饱了,我吃了3个烤串还哪儿也不到哪儿,就边走边踅摸再吃点儿什么。看饮食店门口的菜谱图片,都不像好吃的,就继续踅摸。走到离集合地点不远的“金龙某某(日文)”,发现这儿的菜谱图片是拉面,样子大致像日本豚骨面,感觉应该好吃,就决定来一份。找收银台,没有,原来设了自动售卖机,我从售卖机上买了一份,600円。

我们游览的这天哪儿都人多,吃面还要排队等座位。我站在店边看了一下,这家的装璜还是有些特色的,屋顶上有一条很大的龙。对面的一家饭馆大概是不甘示弱,店面上面挂了一个巨型螃蟹。等我有了座,拉面也就有人给送上了桌,味道不错,就是豚骨拉面的味道,量也与中国的一样,面条不是很多。后来发现日本的饭菜,不管什么都没有量足的。为什么会这样?难道日本人都胃口小?

饭后,离集合还差20多钟,但天已黑了,我俩没有再转,直接去了集合地点。老伴发表游后感,北京要是有个这么大的商业区多好,可以踏下心来慢慢转,把所有地方都转遍了。

人到齐后,我们回了神户。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663 字。

转载请注明: 转道顿堀、心斋桥,导游说没人敢卖假货,感觉规模比王府井大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