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粽叶大多来自白洋淀……”这是不少白洋淀村民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6月6日,时至端午前夕,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前往河北安新县大田庄村进行探访了解到,为保证北京市民的需要,白洋淀的粽叶将当日采摘,新鲜进京。
经济条件好了 只有老人愿意进白洋淀摘苇叶
“白洋淀上芦花香,是个好地方。春种秋收,有鱼又有粮,冬天暖来夏天凉……”
“弯弯水路,弯弯芦荡,小船轻轻摇进水乡,片片荷叶托起我的遐想,点点荷花胜似梦中景象……”
电影《敌后武工队》中的插曲和《白洋淀,可爱的家乡》歌词都描绘了白洋淀的美丽风光。白洋淀中除了莲藕、鱼虾,还有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记者在安新县一个名为大田庄的村子里,见到了采摘粽子叶的场景,该村位于白洋淀中,大家所说的粽子叶其实就是芦苇叶子,简称苇叶。
北方人在端午前后会使用苇叶制作粽子,而北京、河北等地所需要的粽子叶,大多来自白洋淀。
“从4月前后开始往外发货,每天能发出去两吨左右。”大田庄村的批发商杨连峰说,他十多年前开始做粽叶批发生意,每年都将大量苇叶发往北京、河北等地,“都知道白洋淀的苇叶最好,适合包粽子,煮出来有一股清香味儿,所以我们每年都要采摘苇叶。”
不过,杨连峰也表示,雄安新区将安新县纳入进去,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村民的腰包逐渐鼓了起来,“以前有年轻人参与到芦苇荡里采摘,雄安新区一开建,需要大量劳动力,年轻人更愿意去那儿工作,挣得也更多。”
杨连峰告诉记者,现在能够坐船进入白洋淀采摘苇叶的,只有村里无法外出打工的老年人和家庭妇女参加,“老人愿意挣零花钱的就去摘苇叶,我在岸边等着收购,回来之后现场按重量付钱。”
摘叶人早上5点出发 需要忍受蚊叮虫咬
上午12时许至下午2时30分,采摘苇叶的村民陆续返回,将大半天的收获交给杨连峰过秤称重,再由杨连峰的爱人田女士进行结算。
“您的总共50斤,两块四一斤,一共120元。”田女士说着,将现金点好后递给首先回来交货的一名村民。
据杨连峰介绍,和其他地方的村民不同,当地没有可耕地,每人在白洋淀里有两三分地的芦苇丛,此前村里人靠着编席、卖苇叶、打鱼等为生。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后,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开始从事更为赚钱的工作。
村里一位老人介绍,因为苇叶并不值钱,村民们采摘苇叶时,也不再区分到底是谁家的地,只要看到苇叶适合当粽子叶,就可以采摘。
经常参与采摘苇叶的一名村民介绍,苇叶采摘大多是4月前后至6月中旬,此后的叶子将逐渐变老发黄,不再适合当作粽叶,所以采收时间有限。不过,市场销量也与采收季节基本一致,端午节之后,粽叶销量也会逐渐下降。
记者租了一条小船进入白洋淀,亲身体验村民采摘苇叶的工作后发现,这一工作,并不像想象的那么轻松。
“每天早上5点就进入白洋淀里,一直忙到下午一两点钟,吃饭就在干活的现场。”采摘苇叶的田先生说,白洋淀水比较多,芦苇丛中蚊子也多,苇叶也会往人的身上乱蹭,各种荆棘不小心就会在胳膊上剌出血痕,“摘苇叶需要忍受蚊叮虫咬,不少人尽量把自己包裹严实些,但是芦苇丛里面密不透风,体感会比较热。”
每天发货两吨左右 当天可抵达北京
截至下午2时30分左右,白洋淀中的摘叶人已全部返回,批发商杨连峰一一过秤收购,村民当天共摘下1吨多的新鲜苇叶。
记者注意到,杨连峰和妻子田女士一边收购一边对捆扎好的苇叶进行简单分拣,将比较小的苇叶挑出来扔掉。而村民采摘过程中沾水的苇叶也被特别挑选出来进行晾晒。
“因为大量发货,如果苇叶上面有水,装进塑料袋封装之后,捂在一起,就会有怪味,粽子煮熟之后口感也会不好。”杨连峰说,为了保证品质,往外发出去的苇叶上面不能沾水。
前来运货的收购商说,根据下游货源需求,收来的苇叶将全部立即发往北京、河北等周边省市。如果往北京发货,因为只有不到200公里的距离,当天就能运到北京的批发市场,然后被制作成粽子分流到市民的餐桌上。
据了解,安新县大田庄村的苇叶采摘发货点,只是其中的一个,白洋淀中的多个村庄都有村民采收苇叶,发往周边地区。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董振杰
编辑/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