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世谦
朗读者:张婷
▲原文刊于《闽北日报》2020年7月5日4版【生活纪事】
赶 墟
文革时期,我家住在建瓯城,姐姐是“老三届”,响应祖国号召到东峰镇铜场村插队落户。姐姐插队的当年,我上小学,学校放暑假就跟着姐姐去铜场村玩。立秋这天,“双抢”刚刚结束,终于可以放松一下,知青们约好,去镇上赶墟。
在铜场插队的知青有三四十号人,全体出动,每人挎着一个“军装绿”的“知青包”,以每小时六公里的速度“急行军”。从铜场到东峰十三公里路程,男知青都抢着背我,好像我是香饽饽,人见人爱。一路上人很多,大家都在赶路,不是我们赶上别人,就是别人赶上我们。那么多人赶去东峰,我想这镇子一定很好玩,会有南街头好玩吗?那时我没出过远门,所见过最繁华的地方,不外乎建瓯城里的南街头。
没有南街头,只有“管葡街”。一进镇子就仿佛来到了芝城的管葡街,街上人挤人,叫卖声声声入耳,热闹非凡。市场虽然热闹,但商品奇缺,粮食、纱布和食油不准自由交易,家禽蔬菜是“资本主义尾巴”。走到街的尽头,只见竖着一个街牌,从此我记下这条街叫直街。直街不长也不短,从头走到尾,相当于逛了一趟管葡街。
逛完直接转入无名巷,巷口有家粉面店,店面不大,店员不少,标准的“大锅饭”。那年头的粉面店都是公家开,店员看见我们一大堆的人鱼贯而入就不高兴,发牢骚的发牢骚,讲怪话的讲怪话。有的知青听不下去了,双方因此吵起来。吵来吵去都是人民内部矛盾,阶级感情深似海,很快就又“走到一起来了”。
他们开始笑脸相迎,每个人的脸上都绽开两朵花,左边一朵,右边一朵,合起来十几朵。知青们无心“赏花”,只顾在各自的“知青包”里“淘宝”,每人掏出两小包,一包是大米,一包是麦粒。大米兑换豆浆粉,麦子兑换光饼吃,这叫“兑粉”“兑饼”,实际上就是用粮食抵粮票。在建瓯,豆浆粉就光饼是公认的绝配。香喷喷的光饼浸在热腾腾的豆浆粉里,碰撞出奇妙的滋味,建瓯话叫“几多好吃”,吃得脸颊泛红,嘴角留香。
吃饱已是下午两点多钟,该卖的也卖得差不多了,该买的也买得差不多了,赶墟的人群渐渐散去。少数还没卖完的东西,开始折价贱卖,又是一阵吆喝声。等到这个时段来买东西的人,叫做“捡墟尾”,卖的“亏大了”,买的“赚大了”,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近的十几里,远的几十里,大家急匆匆,都要赶在天黑之前回到家。
来也赶,去也赶,难怪“赶墟”有个“赶”。
来源:闽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