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资源”如何变“热消费”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其带来的“冬奥效应”正在寒冷的辽沈大地掀起一股冰雪热潮,呈现出“冷资源”释放“热效应”的势头。

  不过,通过走访调查,记者发现,辽宁发展冰雪运动消费依旧面临不少瓶颈和问题:面对几近同质化的服务,各大滑雪场竞争加剧,游客数量开始回落;冰雪运动消费模式依旧较为单一,与消费者多元化、互动化、品质化的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对消费者的统计分析不充分、定位策略不准确,大数据、智能化应用不足。

  如何让“冷资源”变成“热消费”?

  首先,让“冰雪+”扮靓消费招牌。“冰雪+”模式为冰雪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注入新活力,也为消费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辽宁省地理资源丰富,历史文化丰厚,要将冰雪旅游与辽宁的特色地理资源和历史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冰雪+温泉”“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民俗”“冰雪+时尚”“冰雪+康养”等消费项目,在培育市场、引导景区实现差异化发展等方面做足文章,使消费者可以进行旅游度假、运动健身、休闲娱乐等多类型消费和体验,实现多种消费需求的最大化满足。

  其次,充分利用大数据,对冰雪运动消费者进行全面透彻分析,精准定位市场和消费人群。冰雪运动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客群洞察是冰雪运动充分发展的重要环节。消费者具有个性化需求,其消费结构、消费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对定制产品的需求也因人而异。因此,要对消费者的心理诉求、体能要求、消费偏好等进行系统的大数据分析,以便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消费体验。

  此外,要加大品牌宣传和营销推广力度。辽宁发展冰雪运动,在场地基础设施、雪道坡度、配套酒店和冰雪厚度、运动丰富度等方面还存在一定提升空间。补齐这些短板的同时,还要加大推介力度,同时要宣传理性的冰雪运动消费观,形成促进全民参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冰雪运动发展态势。(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温济聪)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779 字。

转载请注明: “冷资源”如何变“热消费”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