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镜滤镜告诉我 旅游到底是什么

    国庆假期出游的人们,一定见识过“标准型游客”:他们紧握手机,在网红景点生产同一角度、同种穿搭、同样滤镜的“美照”。找好角度,姐妹几个轮番卡点,姿势都不用换。

    以前,标准型游客是戴着小红帽、举个小黄旗的大爷大妈;现在的标准型游客是严格执行一套网红打卡流程的年轻人。

    某旅游平台今年国庆节的数据报告显示,在国庆出行决策中,女性占比达到了62%,00后、90后开始成为旅游主力。

    年轻人吃喝拉撒都在网上。谁旅游时不去App里搜搜当地的美食美照?一搜不得了,KOL个个是内容高手、文案天才,擅长在旅游者的心弦上挠痒痒。几百字精美图文和高饱和度如电影的短视频供人们按图索骥,制作同款,批量生产。还有“保姆级”博主,从天灵盖到脚趾头都帮你想好,供完美复刻。

    怪不得这几年网红景点越来越多,一群人先后奔赴同一个地方,说同样的文案、摆同样的Pose,你是看某个视频来的,他也是看某个视频来的,最后大家再模仿这个视频走一个,实现病毒式传播。

    谁都知道景点挤得脚离地,硬要学人拍出寂静效果,在众目睽睽下摆上几个岁月静好的Pose。自从有人在乌兰哈达火山地质公园穿宇航服拍照,去那儿的人都开始这么穿,大头套一戴,根本分不清谁是谁。

    以前人们都是先确定目的地,再寻找攻略,现在是“种草引发需求”。一家咨询机构做过调查,超六成用户旅游出行决策信息来源于互联网旅游平台,而且边旅游边看攻略取代早早规划成为趋势。这其中,人们的选择更多依赖KOL/KOC(意见领袖/关键消费者)的推荐。

    于是你在朋友圈起码看过20个玻璃栈道、30个天空之镜,50个鸟窝吊椅,80个人举着景点雪糕,还有两百句“被上帝打翻的调色盘”。App指导年轻人完成新时代的“不到长城非好汉”。

    旅游成了一种形式,打卡是头等大事,我们需要证明自己来过。网红景点也许不使人愉悦,但它起码热闹,能证明自己入流。

    有年轻人说了,现在旅行的目的不是为了能玩得多开心,只是为了攒一组九宫格,来充填假期朋友圈。

    所以和姐妹游玩一天回来,第一件事就是逼迫对方赶紧发原图,之后打开自己手机里的某款神奇软件,加加减减增增补补保存至相册。这之后,可能是长达5个小时的“琢磨文案”时间。要想省事也可以,网上随处能搜到“朋友圈高级感句子”,可粘贴一句“旅行时收藏下的风景是最好的财富”或是“愿你我既可以朝九晚五、又可以浪迹天涯”。

    至于独特性或是原创性,远没有“受欢迎”和“被看见”重要。人们既急于向外界展示自己的标签,又对真实的自我感到迷茫。

    填兴趣爱好时,10个人里9个都写“旅行”。网红景点的一大好处是省事,不用自己去想目的地,照搬就行了。摄影、服饰等跟美学相关的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有精力和意愿去钻研,“拿来吧你”最方便,也不会出错。

    所以“网红”渐渐成了形容缺乏主见的俗词。

    网红脸是清一色的高鼻梁双眼皮;网红景点必备臭豆腐老酸奶;追求网红的我们习惯跟着别人走、听别人指挥,不管多大,都要有“导游”领路。

    虽然大家高矮胖瘦不同,但想法如流水线的相同商品:接受教育、通过考试、应聘面试、拿到体面工作、结婚生子、早点退休、去有名的地方旅游。总之就是跟着精英KOL走。

    KOL不大招人喜欢,什么算“意见领袖”?观点这种东西,还要听人家的,自己脑子里的是啥?

杨杰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407 字。

转载请注明: 滤镜滤镜告诉我 旅游到底是什么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