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手机、平板、电子书之前,
书籍都是纸质的。
那纸张发明之前,
书长什么样?
纸张问世以前,
简牍是我国书籍的主要载体。
古人将文字写在竹片、木片等材质上,
用丝、麻等编制成册,称其为简牍,
竹制称为简,木制称为牍。
甘肃是简牍出土大省,
自1907年以来,
共有近8万枚简牍出土,
其中绝大部分是汉简。
甘肃简牍不仅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
也是古丝绸之路开拓兴盛的实物佐证。
文书、家书、情书……
一片片木条,一根根竹简,
不仅见证了历史的变换更迭,
更像一台放映机,
活灵活现地展示了两千年前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两千年来,
我国的历史文化得以保存,
作为书籍载体的简牍,
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言简意赅是简牍文字的一大特点,
一片简牍写不了几个字,
因此,古人写文章都是用字寥寥,
几行字,甚至几个字就可以表达非常多的意思。
在西北边塞,
简牍的书写者们早已悄然隐匿在历史长河中,
但散落在流沙深处片片简牍上的,
却是一个个鲜活的人物,
和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竹木无言,文字有意,
古人在简牍上书写文字,记录历史。
进入新时代,
站在新起点,
甘肃简牍的保护、研究、弘扬面临广阔前景。
讲好简牍故事,
推动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
增进民心相通,促进文明对话。
这是简牍研究事业的新使命、新任务。
(记者宋常青、范培珅、马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