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的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重要比赛项目,在延庆小海陀山举行。这座沉寂了许久的首都西北绿色明珠,第一次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
小海陀是一座有故事的山,历史上带有仙道色彩,丘处机和尹志平两代全真教掌门都曾在此修炼。而100年前,这里还发生过一次全民动员的保护山林事件。
位于延庆西北的小海陀山,和周围的松山、玉渡山等皆被漫山遍野的草木覆盖,林木葱郁,人烟极少,生长着大量野生动植物,远望如恐龙的脊背一样纵横于天地之间,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雪量的充足,被选为北京冬奥会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重要项目的赛场。其实在100年前的民国初期,小海陀山附近的树木差点被全部砍掉做火柴,多亏当地村民拼死抵抗,才保住了山林,创造了48村护山林的壮举。
小海陀山风光
禁止乱砍滥伐的“神山”
小海陀山海拔2198米,是北京境内的第二高峰。其东南侧是“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山中长有油松林而得名。松山极有可能是清末民国以来出现的称谓,此前的延庆地方志中皆未记述松山。
延庆山林在历史上被官方列为“封禁之地”。延庆在元代是皇帝北巡上都的“辇路”行经地,“每岁扈从皆国族大臣及环卫有执事者,若文臣仕至白首,或终身不能至其地也”,也就是在辇路扈从皇帝的只能是大臣和贴身侍卫,文臣致仕都不一定能走延庆辇路。元廷还曾在延庆设“旋匠局”,使用延庆北山树木制作马鞍进献皇上,忽必烈曾下诏设司“禁樵”。明万历《永宁县志》记今延庆永宁“皆禁山”。证明历史上延庆地区的山林就是“封禁之地”,禁止乱砍滥伐。清代仍然重视延庆山林,特别是西北的“松山”。清末《延庆州乡土志要略》记松山“满山苍松无数,每岁春秋二季,由内务府委员采取二株,以备冬至郊祀”,足见松山林木的珍贵。清廷每年只砍伐4棵松山松树,而清朝刚覆灭,民国初年就要砍掉整个松山的松树,还是做火柴,外加松山在历史上一直是神山,当地老百姓无论如何也是不会同意的。
县知事擅卖油松林
延庆在清代为“州”级建置,民国二年(1913年)全国废州改县,始称延庆县,县官称“知事”,相当于县长。民国三年(1914年)时,延庆县的知事是李金刚。
清末民初之际,天津借助港口优势,工商业发展十分迅速,建有天津火柴公司。小海陀山东南的松山分布了大量天然油松林,十分适合做火柴之用。延庆县知事李金刚与天津火柴公司一拍即合,他希望将松山油松林卖给天津火柴公司,以从中谋取私利。民国三年(1914年)初春,在取得延庆旧县袁翰臣、西红山房兴乔、耿家营赵梦书、老白庙王梦兰等地方士绅的支持后,李金刚暗地里与天津火柴公司草签松树砍伐协议,契约规定:“天津火柴公司出白银2000两,砍伐松山成材松树10000株。”民国初年,政局形势尚未完全稳定,各方势力仍在暗自角力,“二次革命”掀起,革命之火随时都能被再次点燃,激昂的斗争情绪弥漫在民众之中。延庆古属塞外,民风淳朴、彪悍,乡里乡亲十分团结,从不缺少敢于直言的“武人”。延庆县知事李金刚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以为很快就能私吞一笔巨款,但他显然错估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延庆民众爱护家乡的决心。
虽然机关算尽,但李金刚要将松山松树卖给天津火柴公司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延庆。松山在延庆人民心中是一座神山,前朝禁采之地,珍贵松树只供应内廷,况且延庆一直以来就流传着观音菩萨显灵松山,种松树、堵泉眼、治水患的传说故事,延庆本地人都对此传说深信不疑,带着敬畏之心,将松山的油松林称为“镇海松”,延庆老百姓是绝对不允许对松山松树乱砍滥伐的,因为他们觉得砍伐“镇海松”会再次引起耸人听闻的水灾。听闻李金刚要将松山松树卖给天津火柴公司,延庆小海陀山附近的48个村庄闻风而起、群情激奋,共同推举前清武举人、下营村的袁湛恩和马庄的王珍为带头人,准备到延庆县衙讨说法。
当年的小海陀山地区示意图
四十八村闹县衙
天津火柴公司和李金刚签订完砍伐松山松树的协议后,便带着工人到松山砍伐松树。袁湛恩听说后,马上通知王珍,组织了百余名村民,手持刀枪、棍棒冲上松山,不让工人伐木,把他们赶下了山。
村民的行为阻碍了李金刚的发财梦,让李金刚十分恼火,他认为自己是一县之长,无法容忍有人挑战自己的权威。但他没有使用武力镇压,希望以“擒贼先擒王”的计策平定这场“动乱”。他谎称袁湛恩和王珍组织村民保护松山有功,让他们到县衙接受嘉奖。李金刚刚到延庆任知事没多久,村民大多对他不够了解,还以为他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官。毫无戒备的袁湛恩和王珍刚到县衙就被李金刚扣押。村民没想到李金刚不仅损公肥私,还是个不讲信用的骗子。随后李金刚以聚众滋事罪为名,判处袁湛恩和王珍死刑。李金刚要为自己出气,也要杀一儆百,平定刚有苗头的村民“暴乱”。但他万万没想到,延庆人民十分团结,不为死刑所吓,同仇敌忾,宁死也要救出袁湛恩和王珍,誓死保护松山。
李金刚准备在民国三年(1914年)六月初六(7月28日)正午开刀问斩袁湛恩和王珍,附近48个村庄村民知道后义愤填膺,自动聚集,手持刀枪、棍棒、铁锨、锄头、镰刀、斧头,如潮水般涌进延庆县城,把县衙围得水泄不通,要求立即放人。延庆县城只是一个小城,一下子涌进上万人,阵势十分强大,李金刚的县衙内虽有持枪卫兵守卫,但面对如此多的老百姓,谁都不敢轻易开枪。此时清朝覆灭不到3年,革命的过程仍历历在目,纵然武器多么先进,枪炮多么厉害,最终也敌不过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如果李金刚斗胆开枪打人,一万名村民肯定能把县衙踏平,到时候李金刚将死无葬身之地。而且如果他开枪杀人,知事的官职也将不保。左右衡量以后,李金刚同意立即释放袁湛恩和王珍。村民们为防止李金刚出尔反尔、打击报复,要求李金刚当着所有村民的面亲手书写告示,确认松山属于村民,天津火柴公司永远不能砍伐松山松树。李金刚只得亲笔书写告示,交给袁湛恩:
延庆县知事李金刚手为。出示通告事。照得松山火柴公司业经呈明开办,兹据各乡村民以佛峪口松山有关阖境风水,公恳停止砍伐,前来本县查。该松山既系阖境风水,自应即行停办,以顺舆情。合行通告阖属乡民人等一体知悉。自此通告:永不准火柴公司砍伐松山树株。特此通告。中华民国三年六月六日。打松山,袁湛恩(行三),四十八村执照。通告。(钤有“延庆县知事印”)
根据通告内容所记,老百姓不让砍伐松山树木最主要的原因是怕破坏了风水。千百年来,延庆本地人一直认为松山是可以通神灵的圣山,是延庆的“风水眼”,任何人都不能破坏。之后又流传着松山松树堵泉眼的传说故事。这些虽具有迷信色彩,但体现了延庆老百姓对自然的朴素敬畏之心。
李金刚手写的《通告》
保卫松山事件对延庆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一直到今天,延庆西北的山峦仍保持着原始的面貌,护松山事件在之后又被延庆人称为“四十八村闹松山”“袁湛恩誓保镇海松”“袁三先生护松山”等,还被编成了戏剧《大闹松山》,产生了广泛影响。
1983年,延庆县党史办公室在全县征集党史、革命史资料,袁湛恩的侄媳妇、时年72岁的刘金平将李金刚手写的那张《通告》无偿捐献了出来。这张《通告》现收藏于延庆博物馆,成为了小海陀山、松山村民护松山的历史见证。1985年,经国家批准,在松山成立了自然保护区,1986年升级为国家级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是北京的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至今仍有170多公顷的天然次生油松林,是我国华北地区保存最为完好、面积最大的天然油松林。可以说,没有民国初年那次保护松山的运动,就没有今天的松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图片均由作者提供
(作者单位:国家博物馆)
来源:北京日报 | 作者 杨程斌
流程编辑:TF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