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露营相关话题花式登上微博热搜,成为小长假的“流量担当”。携程发布的《春季出行趋势报告》数据显示,3-4月的露营产品预订爆满,环比增长120%。另外,据投资界统计,在淘宝平台,已累计超26万人加购露营帐篷;而在拼多多上,露营相关的防潮野餐垫销量超过10万;京东上,多个露营设备在30天内超10万人种草。
草地上支起一顶帐篷,铺上一块野餐垫,架起一套餐炉,张罗起一套灯具桌椅——露营无疑是今年最为流行的户外休闲方式,带动着露营经济也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行业风口。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至2020年中国露营营地市场规模从77.1亿元增至168.0亿元,复合增长率13.9%。预计2022年增速达18.6%,市场规模达354.6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露营营地市场规模受到整体旅游市场增长带动,以及消费者对短途旅游和更贴近体验自然的倾向,预计未来将持续增长。
生活化、品质化,是近几年露营的变化趋势。露营装备的款式和规格愈发地多,城市居民的露营频率也在提高。一些资深露营爱好者开始全套购买高端露营装备搬去户外,将露营视为一种高品质生活方式。
艾媒数据显示,28.8%的中国露营消费者选择1-2个月露营一次,35.4%的露营消费者选择3-6个月露营一次,19.0%的露营消费者选择1年露营一次。而喜欢露营的,大多是一些年轻群体。相比之下,这群人更看中露营带给他们的心理感受,例如朋友圈中被点赞的照片、被羡慕的旅程。
要获得这样的心理感受,前提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露营一次的消费,对于年轻人来说算不上便宜,但又属于偶尔尝试一次可以负担的范围。基础露营一般在千元以内就能实现,但如果需要做饭、过夜、或增加氛围,费用就得往上。如果露营设备还涉及高端品牌,消费金额甚至可达上万元。
除此以外,露营还包含一些基础消费,如营地门票、交通费、食材费等。额外潜在成本也是不容忽视的部分。尤其是露营在近一两年开始走向精致化,露营体验和体验环节不断升级,出现了“露营+N”的消费场景多元化态势。 “营地+景区”模式、“营地+田园”模式、“营地+研学”模式、“营地+体育”模式、“营地+玩乐”模式的接连出现,赋予了露营经济层出不穷的魅力。
对于露营爱好者来说,昂贵和令人向往的往往不是露营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所赋予的符号与意义。
露营经济在刚刚过去的清明假期和“五一”假期都展示出了其作为行业风口的价值,这样的价值还有多少放大空间、还有多久的可持续时间,一时间还无法给出答案。发完朋友圈后,露营设备会不会堆在储物间吃灰,草地和帐篷还是不是下一个假期的“标配”,还是要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