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湖南邵阳武冈市东北约60公里,山脚下有一处小村落。一直以来,这里的人们遵循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法则,不为外界瞩目。外乡人行经村口,也只会向炊烟中隐隐露出的马头墙偶作眺望,便匆匆而过;直到2012年前后,这个小山村才引起国内众多学者的关注。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图为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双牌镇浪石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中南大学教授、中国楹联学会原副会长余德泉便是其中之一,他两度走访小村,足迹几乎踏遍每条巷道,回来后,用四个字描述当时的心情:“流连忘返!”

  小村有着怎样的“隐秘”,才会让这位耄耋老人生出如此感触?

  “浪人至此,如石生根”

  明初,一个叫王政海的外乡人挈妇将雏来到湖南武冈李家坝,风尘偃蹇、旅途劳顿让一家人感到身心疲惫。王政海惊奇地发现,村后山坡上石板层层翻起,形似波浪,风光十分秀美,便决定于此定居,不再前行。

  王政海一直是个居无定所的“流浪之人”,至此才算有了归宿,于是给后人们留下一句话:“浪人至此,如石生根!”从此,这个小村有了新名字:浪石!

  “‘浪石王家’是武冈有名的大族。”武冈市诗词楹联协会主席朱振宙说,“从明初到民国二年,王氏族人逐渐富裕兴旺,便不停地大兴土木,建了很多房子,如今保留下来的,就有三处规模很大的建筑群,而且很多房屋都是按几乎相同的样式设计建造,整齐划一。”

  朱振宙介绍:“浪石古民居群现有清朝康(康熙)、雍(雍正)、乾(乾隆)到民初时期的建筑88幢,其中40多幢保存很好。”古民居一些墙壁上,至今还能看到当年造屋建房时使用的刻有年号、记事、姓名之类字样的砖瓦。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5月19日,一名游客在浪石村参观拍照。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除了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浪石村更吸引我的,则是那些随处可见的石刻古楹联!”81岁的余德泉教授说。

  石刻楹联 古韵悠扬

  “全村有石刻古楹联41副,其中字迹保存完好,还可清晰辨认的有21副。”居住在浪石村的王氏后裔王永乐说,他的一大乐趣,便是研究和挖掘家族的历史与故事,尤其这些有着深厚文化背景的古楹联。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5月19日,王永乐在观看浪石村一户民居门上的木雕。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楹联又叫对联、楹贴、对子等,清代学者梁章钜在他的名著《楹联丛话》中说:“尝闻纪文达(纪昀,字晓岚)师言:楹帖始于桃符,蜀(五代十国之后蜀)孟昶‘余庆’‘长春’一联最古。”

  但当代楹联学者多不赞同此说。“对联最早产生在唐代,”余德泉教授认为,“《全唐诗》里有很多‘断句’,取出来就是‘对联’;宋代是发展期,明朝朱元璋提倡写‘春联’,还亲自为一户杀猪匠家里题写对联,因此对联在明朝得到普及并初步繁荣;入清以后,尤其康、乾时期对汉学的重视超过以往,从而涌现了大批文人学者,推动楹联最终走向鼎盛。”

  这种文化风尚也毫不例外地影响到浪石。“明、清两代王氏一族出过不少名流贤达,当官的很多。”王永乐说,“乾(乾隆)、嘉(嘉庆)和道(道光)、咸(咸丰)时浪石王氏最繁荣,楹联也就数这时候的最多。”

  “浪石古楹联都带些‘家训’的味道,内容积极向上,都有很深的家国情怀,联语对仗工整,尤其难得的是,这些楹联都是刻在石制楹柱上,需要耗费很大工夫,很不容易。”邵阳市楹联学会主席邹宗德说。

  联语书艺 家国情深

  同一个民居群里出现如此之多的石刻古楹联,且保存如此完好,在国内并不多见。这些古楹联的背后,似乎一砖一瓦,皆有故事;一草一木,也具情怀。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王永乐(左)带领文物保护工作人员在浪石村查看古楹联。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浪石村的每一副古楹联,内容几乎都符合户主人的身份、个性,以及他们对生活和事业的理想与追求。“山林忧乐先天下,衡泌栖迟味道根”,这副楹联见出户主是一位虽身居山林,却有着“先忧后乐”情怀,且耕且读然而并没有忘记“家国天下”的“隐士”(“衡泌”谓隐居之地)。

  一个叫王自仁的原户主家门前有一副楹联:“聊以避燥湿寒暑,差不同湫隘嚣尘”,其中的“以”字,撰联者写作“㠯”,这是“以”字的古体写法,然而竟难倒了包括一名大学教授在内的一众访客,三天后,才由一位对古文字有研究的书法爱好者根据上下联文意解读出来。

  “浪石古楹联不仅与建筑艺术、雕刻艺术完美结合,还是书法艺术的宝库。”邹宗德介绍,“这些古楹联书写字体运用种类之多也属罕见,风格各异,且很有功力。”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这是浪石村一户民居门前的古楹联。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浪石现存的41副古楹联中,有7副是何绍基亲笔撰写,十分珍贵!”朱振宙说。见过这7副楹联的学者都一致认定是何绍基所写无疑,但何绍基是湖南道县人(当时称“道州”),他撰写的楹联何以集中出现在数百里外的浪石村?

  何氏七联 丰厚遗产

  何绍基是清朝后期道(道光)、咸(咸丰)年间著名书法家、诗人,其书艺集诸家所长,成就甚高,自成一家。

  何绍基曾在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时出任四川学政一职。“当时王家有位先祖也在成都为官,两人是湖南老乡,关系很要好。”王永乐说,“后来这位先祖回乡,临走时问何绍基要几副字作纪念,何绍基便为他写了这些楹联,而且一连写了7副。王家先祖回到浪石以后,找工匠把这7副楹联全雕刻在大门上。”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记者在浪石村拍摄的部分古楹联及其拓片。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何绍基所撰楹联中,有一副便是“聊以避燥湿寒暑,差不同湫隘嚣尘”,另一副楹联刻在这位“先祖”当年居住的正房门前“万里前程从此起,一生大业看将来”。联语的内容既好,书法更是一绝。这些楹联个别字迹虽已有些模糊,但整体上保存较好。

  “何绍基不仅是书法大家,还是一位楹联大家。一个地方能够集中六七副何绍基的楹联,这是很难找的。就凭这一点,浪石也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宝贵的文化财富。”余德泉说,“把这些楹联都保护好,不但对浪石村有很大意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也有很大的意义。”

  总策划:赵丹平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刘恺

  记者:赵众志

  视频:陈思汗 赵众志

  编辑:闵捷

  新华社对外部、新华社湖南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2456 字。

转载请注明: 中国故事|联语书艺家国情——探秘“浪石”古楹联村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