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丽江11月17日电 (记者 刘逸鹏)脚上还蹬着拖鞋,头发仍有些凌乱,宽松的衣摆拧巴着垂在腰间,和旺宝慢悠悠地将院中晾晒的衣服全部归拢到绳索的一侧,高翘的屋檐不再有丝毫遮挡,实木门楣上雕刻的龙凤也得以看个完整。已经24岁的和旺宝没有做出和大多数乡镇青年一样的选择——到大城市里闯荡,他依旧喜欢村落里的生活。
从丽江古城出发朝一路向北,经历大概20多分钟的车程,当路面由沥青变成大大小小的石头,当抬头就能望见玉龙雪山,地处云南省玉龙县白沙乡的玉湖村就到了。路面上的石头被千百年来的行人和马匹踩得溜光亮滑,村落里处处可见流淌着的涓涓溪流。溪水清澈甘洌,冬不竭夏不浑。和旺宝介绍,这是玉龙雪山融化的雪水。
1922年,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曾在这里进行了长达27年的科学考察和纳西族文化研究。在洛克的描述中,这是一个坐拥丰富自然和人文资源的小山村。然而在和旺宝的记忆里,贫穷,一度压着这个幅员面积只有77.78平方公里的村落“喘不上气”。
玉湖村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和新华清晰地记得,就在10多年前,玉湖村还是丽江坝典型的后进村。吃粮靠返销、花钱靠贷款、生产靠救济。看山愁、看水愁是当时玉湖的真实写照。
“那时,村子里虽然也有游客,可环境很糟,遍地马粪、羊粪。游玩模式也只是单一的骑马旅游,不温不火,大家都还以种地为生,收入很低。”和旺宝记得自己的父母是从2004年之后逐渐忙碌起来的。
在玉湖村党总支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和旺盛看来,2004年是玉湖村的重要转折点。这一年,玉湖借助地处玉龙雪山脚下的区位优势和境内发展旅游具备的资源条件,理出了一条以旅游业为龙头的“党支部+合作社”经济发展新思路。按照“资源共有、利益共享、人人参与、户户受益”的模式,群众以旅游资源和马匹入股,占90%股份;村集体以经营场所入股,占10%的股份,成立玉湖旅游开发合作社,这座冰山下的美丽村落也真正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致富之路。
据了解,200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仅为234万元,旅游收入1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937元。而截至2019年,玉湖村经济总收入已突破17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有11320元。
从原先单一的骑马旅游到如今丰富的民宿体验、特色餐饮、旅行拍摄,村内常住居民总计399户1593人,从事旅游业的就有800人左右。
和旺宝便是中专毕业后专程到成都学习摄影,又重新回到村里从事旅拍。“每个月至少有20天都在拍摄,平均下来每月在旅拍上就能有1万元的收入。”和旺宝说,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游客多了,收入也多了,挣得不比外面少,在家门口还能照顾家里。
2019年底,玉湖村的旅游发展又迈出新的一步,“我们和海南一家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保护好玉湖村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好纳西族古村落的前提下,村委会统一招商统一管理,村民利益共同分配。”
和新华深知,生态保护底线是不可以突破的,不能让大项目来了,原来的生态没有了。“那么多年,事实证明,背靠雪山,位于雪山脚下的我们,拥有那么好的风景,那么好的资源,优势突出,只有把环境保护好,守住美丽,村子才能发展起来,以后的路也才更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