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 贾浅浅
抽打沉默的鞭子,被自责
牢牢地攥在手里。沙漏无声
如同每粒发芽的种子,时常会忽略
根的存在
在这烟火满地的尘世里
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松绑
企图活回光阴里的一个又一个自己
活回词语和词语重叠的身体里
就像活回父亲这个词
这是《诗人文摘》2019年2月26日登出的“贾浅浅||诗人文摘 · 特别推荐”里的一首诗。既然是“特别推荐”,那就肯定是一首好诗,起码不是《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彭敏所指的“庸诗、烂诗或者游戏之作”。
贾浅浅
既然是赏析贾浅浅的诗作,那她自己对自己的诗的解读是最重要的。2019年4月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微信公号“绿色文学”发布的一篇访谈文章里,贾浅浅对自己创作理念,还有怎么看待自己的诗,进行了阐述。
“我的诗作篇幅都比较短小、语言力求精粹清丽,我追求以醒目的意象、鲜活的喻指和诗境的营造,来形成我的个人特色。”这是贾浅浅对自己的诗的一个概括性评价。在《父亲》这首诗里,我们却没有看到“精粹清丽”的语言,更没有看到“诗境的营造”。
贾浅浅
我们不妨像外科手术一样,将这首诗里的关键词剥离出来。在这首诗中,有沉默、自责、鞭子、沙漏、种子、根、尘世、光阴、词语、身体、父亲。显然,父亲是其中的核心词汇,因为诗的题目就叫《父亲》。
通过这些关键词,我们来梳理一下这首诗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父亲拿鞭子抽打孩子,但心中却有着自责,时光流逝,孩子对父亲的责打有些不理解,在这尘世之中,孩子总想摆脱父亲的束缚,想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样,但最后发现,他想要活成的,就是父亲的样子。
我不知道这样理解这首诗是不是正确的,但读来读去,我也只能这样理解这诗的含义了。如果是因为我的“诗歌审美落后西方一百年”,而曲解了这首诗的含义,那这篇文章就当我没写吧,只能等到那些有资格评论诗的专家们来评论了。
贾浅浅
在贾浅浅看来,“能否清晰地使用语言并不是最重要的”,难怪这首诗,包括她其他的一些“好诗”都这么让人难懂。那重要的是什么呢?“最重要的是,你是否把人类文明的普适性价值观作为精神的依靠”。
这……这……这……是什么意思?怎么跟她的诗一样难懂?读了后让人一头雾水?“不要让自己躲在知识和逻辑的藩篱后面”,难怪,在她的语言里,没有常识,没有逻辑,“不要利用语言来贩卖逻辑与教条”。难怪读不懂她的诗,根源就在这里了。
写作“必须追求一种开放性,要有超越文化的浪漫情怀,要使日常经验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这就更了不得了,要“超越文化”,还要上升到“形而上”的层次。我这篇文章实在是写不下去了,她要干嘛?
贾平凹
好吧,我们再回到《父亲》这首诗上。一句话,这首诗的意思,就是孩子再怎么也无法摆脱父亲的影响。贾浅浅的父亲是贾平凹,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因此,在这首诗里,应该是能够看到贾浅浅的父亲,也就是贾平凹的影子的。
贾平凹对贾浅浅的诗是怎么评价的?在贾浅浅第一本诗集《第一百个夜晚》首发仪式上,贾平凹没有到场,但发来了一封“神秘”的贺信,“也让我惊讶,她怎么有那么多的巧思妙想!”显然,贾平凹对女儿的评价,那是相当高的。
贾平凹
贾浅浅的诗作能够在《诗刊》等刊物上发表,能够集结出版,是不是因为“无法摆脱”父亲贾平凹的影响?这我们就无从下结论了,毕竟,高度评价贾浅浅诗歌的“专家”可不在少数。他们是真的从贾浅浅诗歌中读到了“禅意”,看到了“灵气”,还是只是因为看到了贾平凹先生?只有他们自己心里清楚了。
“我想通过对心灵与心智之摹本的探问去触碰存在的真相”,贾浅浅说,她的诗是“类原生创造”。贾浅浅认为,她的这种写诗风格,“会显得特别真切,易令人共鸣”。我不知贾浅浅这里指的读者都是些什么人,反正我是一点“共鸣”也没有的。
贾浅浅
如果你读到了这里,那我真的是很佩服你,这样的文章你也读得下去?这篇文章磕磕巴巴,加上贾浅浅的一些语句掺杂在其中,读来确实是让人不明所以。好吧,我也赶紧打住,免得浪费大家的时间,真是不好意思了啊!
我长长地舒了口气,幸好我不是他们那圈子里的人!如果他们非要我评论一下贾浅浅的诗,我还要说多少胡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