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同建 通讯员 孙景平
走进山东莘县古城镇金灿灿的秋天里,满眼都是绚丽与成熟。古城镇的秋天稳健而厚重,热情而温暖。这是丰收的特色,是古城镇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奋发进取的累累硕果。
古城镇位于莘县西南部,金堤脚下,为原范县治所。清乾隆七至十年,即1742年—1745年,“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在此任范县县令。2021年,中共莘县古城镇委员会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山东省仅有三个乡镇获得该项荣誉。
2022年以来,莘县古城镇结合镇域特点,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努力将古城镇推进区打造成“脱贫地区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全省典范”。
“三位一体”模式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莘县古城镇积极打造以三个“三位一体”模式为特色的省级乡村振兴集中推进区。利用衔接资金,撬动行业资金、社会资金,做大做强产业,持续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打造“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爱佳蛋鸡养殖基地+有机肥生产基地”三位一体绿色种养循环产业模式。绿色种养循环农业产业园初具规模,目前占地1500亩,总投资2.7亿元。园区由大棚蔬菜种植基地和蛋鸡养殖基地两部分组成,在大棚种植基地区,建有钢架式高标准冬暖式大棚、大拱棚305座。在蛋鸡养殖区,是由聊城市级龙头企业——山东爱佳农牧发展有限公司建设的山东省最大单体蛋鸡养殖基地,蛋鸡存栏量达120万羽。蛋鸡养殖基地与大棚种植基地构成绿色循环,大棚产出的菜秧、秸秆与养殖产生的鸡粪经过腐熟加工成有机肥,形成集蔬菜种植、蛋鸡育种、养殖以及饲料生产、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闭环模式,既有效解决了瓜秧、秸秆利用问题,又大大提高了循环农业产业园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水平。
二是重点培育服装加工产业,依托中心幼儿园、小学、古城镇初级中学及元亨颐养中心、幸福院,形成“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业有所就”三位一体服务模式。对于适龄学生来说,古城镇初级中学共有学生400余名、与古城镇中心幼儿园、古城镇中心小学等义务教育学校紧密衔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应学尽学,坚决防止脱贫享受政策户子女、残疾儿童、孤儿低保、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学生义务教育阶段失学、辍学。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投资2840万的莘县元亨医养康复中心,大大提升了养老服务设施和医养康养服务水平,康复中心对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实施集中供养,为脱贫群众实施老年疗养和医疗服务提供坚实的保障。同时该镇不断规范农村幸福院、敬老院规范运营,加大对敬老院失能老年人照料护理服务力度。建设高标准服装加工培训中心,整合古城镇现有26家服装代加工点、优势互补,与莘县鸿鹏服饰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服装加工产业新高地。
三是依托大田智慧高产示范项目,推动“吨半粮”示范点创建,以“信息化”改造传统种植生产方式,深化物联网等技术应用,向土地要产量,向科技要能量,向管理要增量,形成“高产示范+数字技术+托管服务”三位一体农业种植新模式。古城镇共有耕地73282亩,主要种植大田作物。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增多,农村劳动力减少的现状,该镇在全县率先试点了土地托管工作,采取政府推动、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牵头、企业承办、农民分红共同发展的方式,推行土地托管服务,目前已实现托管土地12000亩,实现了多方共赢的局面。今年5月16日,古城镇供销社整村土地托管暨“吨半粮”示范创建菜园村签约仪式在古城镇菜园村举行,菜园村是全县第一个实现整村土地托管和“吨半粮”示范创建的村庄,也标志着古城镇土地托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土地托管规模不断扩大,提升土地托管服务质量和效益,真正让土地“活”起来、集体“富”起来、乡村“兴”起来。
在民生福祉和政务服务上持续发力
山东省福建总商会、济南大学医学研究院南郊医院到古城镇开展助力乡村振兴对接座谈会,组织济南大学医学研究院南郊医院与古城镇卫生院开展对接活动,就医疗合作建设项目和农业产业帮扶进行了座谈交流。
此次活动,对古城镇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有助于破解古城镇医疗服务难题、提升医疗卫生水平,进一步提高种养业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下一步,古城镇将切实把握合作机会,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推动相互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双向促进、共同发展,全面推进全镇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迈出新步伐。
为深入推进满意型政务服务建设,更好创建服务型政府,古城镇开展“政府开放日”便民服务体验活动,邀请群众代表和机关干部代表走进便民服务大厅,模拟办理政务服务业务,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提升服务水平。
体验过程中,工作人员耐心为体验者讲解相关政策和业务办理流程,指导办理业务方法,体验者与群众交谈,了解办事过程中的需求、感受等;活动结束后,体验者对镇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办事效率、政策讲解清晰度等表示满意,同时对疫情防控措施等方面提出宝贵意见。
靓丽“红马甲”温暖了古城百姓的心
为了帮助前来办事的村民快速、顺畅办理事务,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用“爱心“和“热情”汇聚了一股强大的暖流,温暖了每一位前来办事群众的心,为便民服务中心注入了新活力,他们身着的“红马甲”也成为了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从基本信息登记、查验行程码、测量体温、提醒村民群众佩戴口罩等,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耐心细致地提醒村民做好疫情防控,再根据服务群众对象需求,从办事人进大厅开始全程指引村民群众办理业务,随时解决群众办事难题。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家住古城镇坊子埔村的65岁老人李月,足不出户就拿到了慢性病补办的慢性病证,感谢之情油然而生,老人身体有病,无儿无女无法办理慢性病证,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地帮办代办得知情况后,不辞辛苦联系县办理慢性病科室,亲自把门诊慢性病证交到老人手里,解决了一直困扰在老人心头大事。
“以前评残要到指定医院,现在评残都给上门服务,太方便了!”一位残疾人家属激动地说。近日,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同县残联、县妇幼保健院专家,为古城镇辖区内行动不便的重度肢体残疾人上门办理评残手续,每到一户,评定专家都仔细看病历,询问病情,根据当事人的身体情况,确定残疾等级,确保残疾人证的真实性,精准性。
上门服务真正实现便民服务“零距离”。按规定,办理残疾人证需要本人携带相关证件到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领取申请表,经过专业医生进行残疾鉴定才能进行办证,很多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不能到现场办证或及时更换新证。通过上门服务已为6名重度残疾人办理评残手续,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把评残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
在高考志愿填报阶段,有家长陆续前来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咨询高考志愿填报。为了更好的满足群众需求,古城镇政府邀请济南大学省派莘县古城镇第一书记为高考学子填报志愿答疑解惑。
现场,济南大学省派杜楼新村第一书记张依凤老师,从如何利用好分数报考好的大学,怎么选择专业,如何避免退档、滑档,城市、学校、专业,到底哪一个更重要等等问题,并结合考生的兴趣、需求和家庭情况为大家详细讲解了报考的基本原则、今年招生录取方面的变化、以及填报时的注意事项,为考生和家长拨开了高考志愿填报的迷雾。
会后,学生和家长们踊跃进行了现场咨询。不少家长和考生纷纷表示,高考成绩出来后,一直为如何填报志愿犯愁,非常希望有人指点,镇里组织的高考志愿填报咨询会非常及时、必要,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人才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古城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服务,切实适应了广大群众的现实需要,推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不断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