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州市,由河南省直管,南阳市代管,是国务院确定的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1988年11月17日,经中国国务院批准,撤销邓县,设立邓州市(县级市),由南阳代管。201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十个省直管县市之一。2019年7月,邓州市成功申报第二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市境内建有花洲书院 、西清真寺 、月牙池等多处旅游景点。2020年10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邓州杏山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邓州市西南约50公里处,紧邻丹江口水库南水北调渠首,面积32.5平方公里。公园以朱连山主峰为中心,海拨469.7米,有东西长3750米,南北宽2600米的无人区。公园地质景观及自然景观为原始状态,形成石林、石丘、溶洞、溶巢景观。
杏山地质公园包括杏山岩溶景区、刘山水库景区、寨堡生态景区和禹山寨景区三个部分,是一座集岩溶地貌、典型底层剖面和地质构造为主,水体为辅、人文和生态相互辉映的综合性公园,是居高临下俯瞰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库的绝佳位置。
在朱连山东面的清泉沟,西面的格提寺均见涌水泉出露。山上的落水洞、喀斯特溶洞与喀斯特涌泉相互连通,落差120米—130米。朱连山峰顶向东向西各有楚长城古建筑,长城宽1.2米—1.5米,高2米左右,由薄层灰岩砌筑而成。长城内侧常见城堡、兵营、练兵场等建筑残垣。
邓州杏山地质公园位于南秦岭褶皱带的东段,是扬子地台北缘台缘凹陷带与南秦岭褶皱带的接合部位,紧邻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闸,大地构造位置特殊,地理位置优越。园内以地质遗迹、地貌景观为主体,属北方典型、稀有的喀斯特地貌,有岩溶洼地、溶洞、溶沟、石芽、泉水、水体、倒转褶皱地质构造遗迹等景观,具有较高的科学性、观赏性和良好的自然属性,并融合了山寨园林、名胜古迹(楚长城遗址)、地质工程遗址(隧道)等底蕴丰厚的人文景观。
邓州杏山地质公园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集人文、地质观光景观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具有较高科学品位的科研科普、旅游度假、文化娱乐等多功能的生态园区,在水土保持、防洪减灾、调节小气候、净化空气、涵养水源、改善生态、保护水源地环境不受污染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花洲书院位于河南省邓州市人民东路,该院始建于宋代庆历年间,占地面积211亩。 花洲书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五进四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等建筑组成,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便诞生于此,花洲书院因百花洲而得名,清代建筑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和景范亭等保存完好。 2014年12月,花洲书院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景区。2019年10月,花洲书院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北宋庆历五年(1045年)11月,范仲淹赴邓州做知州。到任后,他营建了百花洲,并在百花洲创建花洲书院。
北宋庆历六年(1046年)9月,范仲淹受滕子京之托,在花洲书院写成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
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范仲淹的四子范纯粹任邓州知州,整修了花洲书院。
花洲书院坐北朝南,中轴线上的五进四院是书院的主体部分,由讲堂、春风堂、藏书楼等建筑组成。中院里的泮池、状元桥小巧精致,成为书院一大特色。中院还有一口古代的三眼井——范公井。
花洲书院中西部书院建筑群为典型的北方风格,浑厚大气;东部百花洲建筑群为江南园林风格,小巧玲珑。
百花洲位于书院东侧,紧临邓州保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墙。布局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别有洞天组成。别有洞天假山将南北隔离,洲北湖内大小三岛,岛上再现范仲淹任知州时与民同乐的嘉赏亭及菊花台等。百花洲建筑采用范仲淹家乡清代江南园林风格。从而使花洲书院形成一体的中国典型书院园林。清代建筑春风堂、万卷阁、范文正公祠和景范亭等保存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