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说起考古,很多人会想起电视连续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

会把考古和“神秘”“惊险”等联系在一起

真正的考古生活是什么样呢?

作为“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之一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工作队

用考古发掘现场拍摄的视频和图片

记录下他们日常的考古生活片段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尉犁县境内的荒漠地带

这里距离县城90余公里,比邻罗布泊沙漠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馆员、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考古工作队领队胡兴军说:

烽燧遗址位于荒漠区的一处大型红柳沙堆上

周边方圆几十公里都是无人区

无水无电没有通信信号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考古队居住在距离烽燧15公里的一处文物保护看护房

吃水买菜

需要开车去几十公里以外的县城和团场购买

沿途是凸凹不平的盐碱地

每次采购物资来回需要驱车十几小时

汽车还经常出现半路爆胎或减震器断裂现象

遇到沿途河道被水冲

为让车辆顺利通过河道

工作人员还要下河蹚水运物资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居住地的看护房很小

二十余人挤不下

考古队员们只能在外面再搭帐篷

春秋季节室外昼夜温差大

帐篷里必须得生炉子取暖

“不然冻得人没办法睡觉。”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从文物看护房到烽燧遗址发掘现场没有路

沿途虚土很深

部分地段通车极为困难

“只能组织大家收割周围生长的芦苇,

扎成捆,走一走,铺一截,

最后,终于把通往烽燧遗址的路变成一条通畅大道。”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冬季很冷

气温在零下20至30摄氏度

工作人员要在考古发掘现场比着干活儿

“站着更冷,只能多干活儿,身上才会热些。”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到了春夏

沙尘和蚊虫又频繁出现

几乎每隔两三天

就要历经一场沙尘天气

每次风沙来袭

风声怒吼

黄沙漫天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考古队员们却早已习以为常

他们戴上口罩、蒙上飞巾

依旧在风沙飞卷中工作

好容易遇到晴天

中午的气温又飙升至零上30至40摄氏度

蚊子、苍蝇、蝎子轮番“出洞”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上午,蚊子成群结队地往工作人员裸露部位叮咬

中午,苍蝇围着人群活动

晚上,蝎子和蜘蛛又悄悄爬进大家的住处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在荒漠考古

每天工作之余

队员们最高兴的事情,莫过于和外界联系

大家集体爬上驻地附近的大沙丘

把唯一一部能捕捉到信号的手机放进桶里

挂在高高的木杆上寻找信号

这部手机就像一个小型发射塔

“大家一起蹭热点信号给家人、单位报个平安,偶尔也能刷刷抖音了解下外面的世界。”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这就是考古队展示给大家的荒漠考古生活

没有人们想象中“神秘莫测”

也没有电视剧描述的“惊心动魄”

伴随考古工作者的就是艰苦、枯燥

和发现未知领域的欣喜

此外,还有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专业的热爱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文/记者 赵梅 图片/新疆考古研究所克亚克库都克烽燧考古工作队提供

版权声明:本文源自 网络, 于,由 楠木轩 整理发布,共 1089 字。

转载请注明: 这里没有“鬼吹灯”,只有专业和艰辛 - 楠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