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3月,考古人员在陕西临潼发现一处秦代陶俑坑,这处陶俑坑规模宏大,出土文物众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考古专家认为这是秦始皇陵的兵马俑从葬坑。这一发现成为当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农民打井意外发现惊世宝藏
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的临潼历史悠久,曾是京畿之地,文物资源丰富。
1974年3月29日,一个十分平常的日子,骊山脚下的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西杨村村民在春旱缺水的情况下,决定在自己世代居住的村子南边打井。这里原是墓冢累累、乱石堆积。在荒芜的柿林之上,生产队队长杨培彦带领杨志发等村民开始了抗旱打井的工程。
在打井过程中,杨志发在井底用镢头挖向西边的井壁,土块落地,井壁露出一个黑黑的瓦器。杨志发以为是个瓦罐,就继续挖,但最后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真人大小的陶制人头,灰蒙蒙的,形象有些恐怖。一起打井的农民发出惊呼:“瓦神爷!”当时的人们怎么也想象不到,这是一个震惊世界的伟大考古发现。
随后,打井队又不断挖出身子、胳膊、腿、铜箭头……就这样,第一个兵马俑在地下沉睡2000多年之后,被西杨村的农民一镢头一镢头挖了出来。
后来,一位略懂文物知识的社员感觉此事非同小可,及时将这一消息报告了临潼县文化馆。此时,被挖出的文物已被弃置近1个月,一直无人问津。
1974年4月25日,时任临潼县文化馆文化专员的赵康民接到公社的电话:“老赵,你快来,西杨村打井打出好多瓦人,头比真人还大,还有铜箭头、秦砖。”这个消息让赵康民惊喜万分,凭着铜簇、秦砖以及西杨村邻近秦始皇陵的特殊位置,他初步判断村民可能挖到了秦武士俑陪葬坑。
接到电话,赵康民和其他两位文化馆工作人员立即赶到打井现场。井周围横七竖八放着陶俑的残肢,井口南壁保存完整,东壁两行通缝砖仍存,明显就是一座陪葬坑。这时赵康民更加肯定了自己的判断。第二天,他带着村民清理现场,用三辆架子车把文物拉回文化馆。
赵康民对拉回的陶俑残件进行了初步修复,经过修复,两个威武的秦武士俑第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1974年5月,时任新华社对外部中新组记者蔺安稳回临潼探亲,了解到相关情况后,写了一篇题为“秦始皇陵出土一批秦代武士陶俑”的报道,刊登在人民日报《情况汇编》第2396期上。报道引起了李先念的注意和重视,他当即批示:“建议请文物局与陕西省委一商,迅速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好这一重点文物。”随后,在国家文物局和陕西省文物局的共同努力下,跨越千年,这个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军阵终于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
世界第八大奇迹
1978年9月,时任巴黎市市长的雅克·勒内·希拉克(后来成为法国总统)第一次来到西安,参观了刚刚对外开放的兵马俑博物馆,成为第一个参观兵马俑的外国政要。当时他激动地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兵马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经过考古人员的充分探查和发掘,在兵马俑遗址一共发现4座陪葬坑,其中3座兵马俑坑,1座“空坑”。专家估计“空坑”可能是“未完成”的工程项目。一号坑是规模最大的,长230米、宽62米,埋葬有陶俑6000多件、木质战车40辆、陶马160匹。二号坑规模小一些,其中埋葬木质战车89辆、陶马472匹、陶俑939件。三号坑是规模最小的,面积仅有520平方米,出土陶马4匹、战车1辆、陶俑68件。此外,随同兵马俑一同出土的还有大量制作精美的青铜兵器,包括矛、戈、戟、箭等。
出土的兵马俑都具有很强的写实性,刻画精微细致。据测量,武士俑均高约1.8米,马俑均高约1.5米,同真人、真马几乎等高。数千件如此身材高大、数量众多的兵马俑以军阵的形式排列在一起,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给参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几千件兵马俑整齐排列,但并不显单调,主要原因是创作者力求完美再现秦代军队的风采,在细节上尽量模仿真人、真马,甚至连兵俑的性格特征也得到了活灵活现地刻画。另外,现在人们见到的兵马俑多为陶土本色,其实原来它们都经过上色彩绘,色彩鲜艳夺目,庄重大方,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颜料剥落才呈现今天所见的样子。
在兵马俑的发掘研究过程中,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些令人惊异的现象。
在发掘时,有一把青铜剑被压在一个倒伏的步兵俑身下,弯曲超过45度,当发掘者将重达300多公斤的兵俑移开后,弯曲的剑竟然自动慢慢地伸展,恢复了挺直。人们难以想象,在2000多年前冶炼技术尚处于“启蒙”的秦代,当时的人们是如何锻造如此柔韧的青铜剑的。
另外,秦兵马俑坑内,有一架精致的铜车马。马车结构简单,但车上花纹繁复而细腻,厚薄部件搭配均匀。特别是那顶一次浇铸成形的超大超长超薄的车篷,其制造工艺之精巧,即便我们用当今的先进技术也难以复制,着实令人叹服。
2010年6月1日,陕西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馆藏国宝级文物“秦陵一号铜车马”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亮相。(新华社记者 任珑 摄)
更令人惊奇的是,兵马俑内各式兵俑佩带的兵器,刃部普遍都镀上了一层铬。众所周知,镀铬工艺是在1937年才由美国人发明的。2000多年前的人们如何制造出带镀铬工艺的青铜兵器,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这些未解之谜,成为笼罩在兵马俑身上的一层层神秘光环,吸引着更多人去观赏,去探究。
1974年在临潼发掘出土的陶制兵马俑军阵,工艺精湛,规模宏大,形象再现了秦王朝军队的威武形象,是我国秦汉时期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是20世纪最重大的考古发掘之一,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它向世界展示了我国秦汉时期的文明发展水平,对于研究秦朝历史具有重要史学价值。(本文节选自《足迹:共和国记忆》)
《足迹:共和国记忆》
ISBN:978-7-5166-5326-5
新华出版社 2020年10月
定价:8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