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喜欢西安这座古城,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迹众多,是国内文化旅游的必去之处,我来过很多次依然意犹未尽,大雁塔、城墙、碑林、钟鼓楼、大明宫等等,每一处都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每一次去看都能感觉它们蕴含的宝藏取之不尽,每一个地方也都是拍照打卡的理想地方,但是还有一个小众之处,常常容易被人们忽视,虽然它免费、虽然它有两个景点在一起。
它就是小雁塔,我曾经问过一些游客,为什么不看小雁塔,几种回答都让人很尴尬:去了大雁塔还看什么小雁塔,象个小公园一样、免费的肯定没看头。在他们看来,有肉不吃豆腐,小雁塔就是这豆腐,免费的就不值钱。我突然就想到唐三藏用紫金钵换来的那段话:经不可轻传,亦不可空取。容易得到的就不会珍惜,确实是至理名言啊,难怪现在有那么多的高价景区,而且人气火爆。
鉴于这句名言,就有本地朋友说,小雁塔是到了收费的时候了,哪怕收十元钱。这个观点我可不敢表态,怕网络上有成堆的鸡蛋等着我,但是,我们也有必要看一下,这个钱值不值得收?
小雁塔,位于西安南门外一公里处,友谊西路和朱雀大街交汇处的东南角,与西安博物院浑为一体(鉴于它的独特性,以后专门来写),离大雁塔不到三公里,步行也就半小时左右。这里在唐长安时是李世民之女襄城公主的旧宅,后用于建造荐福寺,小雁塔就是荐福寺内。就“出身”而言,我觉得它在皇家心目中位置是高于大雁塔的,毕竟,当初玄奘法师奏请建造大雁塔时,希望建30丈高,高宗李治以工程浩大难以成就,又不愿法师辛劳为由,只同意建五层,没想到才30年就倒了。而小雁塔一上马就是15层,仅凭这一点,轻重可想而知。
目前的小雁塔景区呈南北中轴线布局,从南向北依次是山门、慈氏阁、大雄宝殿、小雁塔、藏经楼、白衣阁、雁塔皮影戏、北门,因为历史的各种原因,唐代的荐福寺所存的建筑几乎没有了,很多都是后来重修的,但小雁塔却是真正的唐代塔,经历了多次灾难能保存至今,实属不易。
我是看完了西安博物馆进的小雁塔,所以我要从南门开始介绍,很多人说其实北门才是正门,我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印象中大部分寺院都是从南门进出,不知道这是有什么玄机还是因地制宜,欢迎本地或内行朋友指点一二。
现在的南山门建于清代,上盖蓝色琉璃瓦,门匾四个金字“最胜法门”,彰显荐福寺作为皇家寺院的尊贵地位。听本地人说,这个门和两边的侧门一直没见开过,应该是有什么讲究,我们外行人不懂也不会管它。
过山门沿中轴线走,石板路两侧的草地上放了很多石凳,有人说是拴马桩,不过我见过的很多拴马桩都是与人体高度差不多,这些拴马桩的周身有很多细腻的雕刻,刻有祥云、花卉、人物、狮兽等等,既有吉祥纳福,又有镇宅避凶的意义,只是不知道这些物件是不是寺院原有的文物,个人感觉好像从其他地方移过来的。
向前不远就是世界大同的钟鼓楼,外形与大雁塔的非常相似,似乎还更古朴大气一些,毕竟这里周边很有很多高大粗壮的古树,有细心的人研究过,十棵历史最悠久的古树中有九棵是国槐,一棵是楸树,树龄均在800年以上,生命力之强悍,令人叹为观止。
钟楼顶楣上赫然四个大字让人精神一振:雁塔晨钟,它就有赫赫有名的关中八景之一了。这就必须谈到钟楼上的大钟了,它应当属于镇寺之宝,铸于金明昌三年(1192年),高3.5米,宽2.5米,重达10吨。原来挂于渭河边的武功崇教寺,后因渭河洪水冲毁寺院,大钟沉于水滩。清康熙年间,被农民发现后被移到这里。民间说法是:清朝时,寺内的僧人每天清晨按时敲钟,声音洪亮而悠远,整个西安城都可以听到,于是就有了“关中八景”之一的“雁塔晨钟”。但据考证, “雁塔晨钟” 在唐朝义净法师驻寺译经时就有了,有诗为证: “噌弘初破晓来霜,落月迟迟满大荒。枕上一声残梦醒,千秋胜迹总苍茫。” 它既是对“雁塔晨钟”的生动描写,也是对义净惜时宏法的精神颂扬。只是时光荏苒,此钟已非彼钟。
再往前,穿过大雄宝殿,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小雁塔了。仰视宝塔,塔影秀美,古朴典雅,玲珑挺拔,虽历经千年沧桑,优美身姿依然令人神往,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小雁塔建于公元707年,一说是为义净法师保存经书所建,一说是宫人集资而建,进而延伸为悼念故人、祈福来世而建,这个问题就不能再往深处想了。两种说法孰是孰非,难以考究,当然也不用考究,那是历史和考古学家的事,我们游者只管欣赏它的美感就够了。
小雁塔初建时为15层,高45米,塔基11米,公元1556年(明嘉靖34年)华县大地震给震倒了顶部2层,只剩下13层保存至今。 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每一层都有密集的砖砌轮廓,从上到下形成极具美感的线条,同时由于它整体是上收下放结构,又呈现出了优美的外轮廓曲线,给人以视觉上的舒适之感,欣赏小雁塔就像欣赏一样穿越千年的艺术品,难怪会被誉为中国早期密檐式石塔的典范。100多年后,云南大理崇圣寺依照它的风格建造了千寻塔,成为当地一道靓丽的风景。
小雁塔还有一个看点就是神奇的“三离三合”。有史料记载,在它建成后的1200多年间,发生过较大的地震十余次,塔身多次被震裂,然后随后又神奇的自然愈合,这种情况发生过三次,其中一次就被记载在小雁塔北门楣上:“明成化末,长安地震,塔自顶至足,中裂尺许,明澈如窗牖,行人往往见之。正德末,地再震,塔一夕如故,若有神比合之者。” 这个“神合”玄机终于被后人揭开,其实是当初建造者的神技所至。那些能工巧匠把塔基用夯土筑成一个半圆球体,受震后压力均匀分散,小雁塔就像“不倒翁”一样抵抗了数十次地震。真难以想象,上千年前的古人是怎么具备这么神奇的建造技艺的。
而小雁塔在我心目,同样值得骄傲的还有它的坚强。它和承载它的荐福寺,在历史上不知道经历过多次战火的洗礼,荐福寺不断被毁而重建,如今几乎找不到原迹的存在,而它,首可断、身可裂,却始终以残缺而曼妙的身姿、坚强而自信的内心一直支撑着这一片文化的传承,它在,荐福寺就不会被人遗忘,所经历的历史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