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们的阿巡谈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 艺 术 简 介 /
尹建超,1962年生,
山东潍坊寿光人,字宜卿,号三耕斋主。
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
副教授,市美术教学能手。
涉足各类绘画、雕塑、书法篆刻、
平面设计、LOGO设计、室内设计等。
2018年始专攻水墨山水,
修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李晓松山水画高研班,
现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研修学习。
李晓松工作室画家。
北京水墨时代书画院特聘画家。
中国教育电视台
《水墨丹青》《名家讲堂》
栏目组签约艺术家。
作品论文
在《时代》、《素质教育》等杂志刊登,
《沟通无限》、《娘的牵挂》等
分获教育系统全国、省、市一二等奖。
北京生态论坛LOGO设计被组委会选用。
近期国画
《雷火神山战疫图》、《第一位》、
《援源不断》、漫画《“机智”抗疫》等在
《巨匠之门》杂志刊登和省市网站发表。
《山里行》山水四条屏
山 水 画 的 四 重 境 界
中国画有四品之说:能品、妙品、神品、逸品。山水画可从“形、技、境、道”四个层次赏析,也就是山水画四重境界。
复苏
180x90cm
水墨纸本
第一是“形”的层次,“形”即物象,这个层次的山水画完整、唯美、悦目,是视觉享受。在山水画的绘制过程和欣赏过程中,画家和欣赏者对物象的造型审美因人而异,一个画家和欣赏者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社交层面甚至人生阅历等等,决定对山水画作品的绘制和欣赏评价尺度。对普通大众来说造型逼真、色彩自然、形象优美就是好的作品。对一个有一定艺术造诣的画家和鉴赏者来说,他所表达的就不仅仅是形象的真实,是要通过对生活的观察理解转化成高于生活的艺术形象,因而山水的“画”与“写”就有了分界线,层次就不一样。“形”在似与不似之间才能给欣赏者留有想象余地,“形”在象、色上下功夫,估计可能与专业相机难抢镜头。形的美感是不同层次画家,绘制不同层次画作的产物,多数画家因种种原因迎合大众欣赏者是必然的,画家也是要生活的,卖相好,我就在这条路上狂奔。极少数画家的作品在“形”上有意境、有品位、有学术气息,这类山水画显然是让多数人似懂非懂的。如书法中的狂草,不用说普通大众,就连书法爱好者也有许多人读不出个别作品的内容,但龙飞凤舞的线条给人带来的美感,多数人是能体会到的,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形容罢了。因此艺术高于生活,就必须高一个层次,要破“形”,突破“形”的枷锁,就得突破生活习惯中的审美框框,如果不突破甜俗的框框,一副好的山水作品就不能“生”出来,更不能“活”下去,“象由心生”就是这个道理,画山水不是照搬大自然。当然传统传承还是必须的,“形”同虚设是不可取的。画家熟悉山水树木,能够巧夺天工,画形惟妙惟肖,画象生动逼真。以形色取胜的作品只能算是能品。
来去无声穿山过 似是神仙入云端
第二是“技”的层次,包括“技”和“法”,人们通常把技术看做是“形而下”的东西,而把意境看作是“形而上”的审美,往往忽略了对二者关系的考究,单纯把意境架高到一个近乎玄虚的东西之上显然是说不通的,二者应该是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没有严谨的技法和巧妙的技巧,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技,初学者必须从技术着手,从一根线条的质量练起,开始肯定是从飘、滑、柔、弱,直练到“折钗股”、“锥画沙”、”屋漏痕”等等效果,达到平、圆、留、重、变境界才算得上是“法”,丰富的披麻皴、解索皴、斧劈皴、豆瓣皴哪个皴法也不是一日之功,掌握这个过程就需要艰苦的磨炼和用心的体会。墨法更是从浓淡干湿、积、破、泼、焦、宿日积月累,废纸三千中提炼出来,没有这些技法的支撑哪来意境的营造。当然技和法所占比例是不同的,有些意境营造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的。达到专业水平的画品属于“妙品”,笔墨非常精到美妙,不知他用了什么高明的手法,画意都是从画家心里表现到手上,能够完全有选择的将大自然中玄妙的美感表现出来。是文化层次的一次升华。
跨江越涧钻山过 崇山峻岭鹰见愁
第三是“境”的层次,即画中的意境、境界,其诗情画意令人陶醉,给人以精神享受。有的是通俗易懂,大俗大雅,如齐白石的《十年种树易》有的是普通人看不懂的,只有在一定文化和艺术层次上的人看懂,如黄宾虹的《黄山汤口》,常说的圈子内、行内人进行学术交流,圈外人就感觉神乎其神了。造境是山水画中比较难的一步,一要有前面造型、技法能力的支撑。二要发挥构图的优势。三要靠丰富的绘画知识、传统文化、乃至社会知识、人生阅历积年累月的沉淀。四要通过从长期读画、临画、写生中汲取营养,以及心领神会的神传,才能营造出山水画的意境。因此山水画要求画家具有传统功力,更要求有学问的滋养。传统功力不容易训练,学问更需要时间的积累。这对很多急功近利的当代画家来说很不容易。南朝谢赫的“六法论”中,一曰“气韵生动”。明代画家董其昌说:“气韵不可学,此为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而,他也同时表示,亦有可以提升“气韵”的方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达到这个高度就是神品了,思与神合。这样的画大概是天机授意,立意非常高,画家的思路能与神合拍,创造的意念,确立的体貌,和自然有暗合之处。如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人临摹也画不出他的原作神韵。再如王羲之的书法《兰亭序》,他酒醒之后再也写不出哪种效果来了,非神品莫属。
挽住云河洗天青
第四是“道”的层次,即会通之际,人书俱老:它天人合一,物我两忘,造化在手,信手拈来,不期遇而遇,不知其然而然。就像杂技演员骑自行车不再是骑得稳,骑得快,他们玩的是技巧,车人合一,变幻无穷,动作扣人心弦,惊险刺激。山水画的这个层次相当难达到,除非他是一个与世无争、悟性高、基础扎实的高寿画家,齐白石晚年的山水简约而不简神,黄宾虹晚年的山水浑厚华滋,他们已与世无争,不求名利了,已经是自然地流露,真情的表达,易出逸品。有相当特殊的经历和天赋的画家也容易出逸品。如八大山人由于改朝换代,人生失落,与世隔绝等经历,思想斗争与笔墨碰撞出来的逸品。其他姊妹艺术如:油画大师梵高的生活窘迫,狂草怀素“空”和“无为无我”的禅意,毛泽东主席草体也是伟人气魄和渊博的知识的高度统一,都是逸品的种子。山水画中的逸品,笔简形具,得之自然,笔墨简练但已具形质,完全是从自然中得来的,靠临摹是临摹不出来的,因为它已超越了事物的表面。元代画家的儒道思想、山林精神和美学主张对推动传统文人画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尹建超 2019年12月5日
静山行云
60x40cm
喜欢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说说自己的意见,我们一起来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说的不对的也要指出来